基层党组织活力调研报告
2019-10-12 | 阅读:73

基层党组织活力调研报告

 

    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直接关系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因此,作为机关党支部,我们更应该在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上多思考,多创新,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把党的450多万个基层组织建设好建设强,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以更好地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伟大目标砥砺前行。

     一、机关党支部和党员队伍活力现状

    (一)基础建设方面   

    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未能做到具体工作有目标措施、有量化考核、有总结表彰;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照上级支部相关工作要求,未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修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制度体系。   

    (二)组织建设方面   

    支部书记工作职责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没有意识到通过党组织建设促进行政管理也是书记的职责之一;党支部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主战场不够,党建工作和日常工作“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党组织在生产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存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坏可有可无的思想,或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只是增加了管理机构的想法。   

    (三)党员的思想教育方面   

    党员队伍整体战斗能力不够强,离“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仍有差距;党课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个别党员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履职意识不强,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二、机关支部组织活力分析   

    (一)加强班子建设,加大执行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根据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情况,既要规范设置,保证党的组织体系的严密性;又要灵活设置,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拓展到日常工作中。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改进领导方式,以创新增强活力,在基层党组织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将党建工作的影响渗透到基层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政治核心作用。   

    (二)加强基础建设,构筑坚强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把党组织活动与安全管理、行政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服务于党员和职工群众、服务于基层日常工作的活动载体和形式,推动党建工作重点下移,注重发挥行政管理、党群管理、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基层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管理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形成与基层科学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工作格局。以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探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具体做法和有效途径。   

    (四)加强主题实践活动, 融入日常行政工作,推动基层中心工作  

     1.强化机制创新,保障主题实践活动常态良性运行    融入日常工作机制。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作为经常性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紧密结合日常工作实际,选准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做到每年专题研究,每年制定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支部和党员,形成支部定目标,支部抓执行,党员勤实践的组织保证机制。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把开展党内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增强党组织建设的平台,与支部自身建设、党内评先创优、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等工作有机结合,与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部署,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   

    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注重对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的考评激励,在年度综合检查工作中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检查总结,对成效显著的活动品牌进行奖励表彰。对重点和创新项目进行追踪培育,并积极地向地方或上级机关推荐。  

      2.强化主题创新,保障主题实践活动与时俱进   

    围绕发展战略目标抓好主题创新。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建工作服务经营发展的有效载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舞台,围绕基层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探寻新的工作切入点,设计好活动主题,带动党员立足岗位创一流业绩,争当排头兵,提高基层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突出急难险重任务抓好主题创新。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冲得上、打得赢,是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最好检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突出抓好党内主题实践活动,是实现活动主题创新的突破口。   

    服务和谐稳定大局抓好主题创新。建设和谐基层,促进基层发展,要从维护基层稳定局面,实现员工与基层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出发,在主题实践活动中,以解决职工思想问题、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作为突破口,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等活动,认真倾听职工工作生活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积极营造基层和谐氛围。   

    3.强化活动实效,保障主题实践活动充满活力   

    求真务实,促进基层日常工作。把搞好基层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作为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的重点,相应减少行业特点不突出、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的活动内容,加大直接为行政工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主题实践活动在与基层日常工作的结合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激发活力,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充分运用好载体,开展如“党员技术党课”、党员“3+3”课堂系列活动,使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内容由虚变实,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党员自身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引领示范,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形象。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能有效的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能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紧紧抓住党员所占比例较大的实际,开展的多项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纷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立足岗位做表率,并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服务机关日常行政工作。

    三、下步打算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增强基层党支部活力,首先要高度重视发挥党支部职作用。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要牢牢抓住每一个党支部,督促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真正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和党性教育,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消极懈怠等问题。把从严管理党员落到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对出现的问题抓早抓小、咬耳扯袖,引导党员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执法不公、小官巨腐、宗族宗教势力干扰、“村霸”等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整治、严肃查处。把党的群众工作落到支部,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看家本领”,把集结号吹起来、把党员发动起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等做法,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党支部要冲锋在前,党员要豁得出来,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到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力量。

    其次要推进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组织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严密的组织体系。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则,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比如更好地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组织委员数设置向有正能量的农民党员倾斜等,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扩大参与面、增强实效性,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工作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打造党员群众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要坚持分领域、分类别施策,如针对农村偏远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采取“送教上门、送活动上门”的形式,让每个党员参与其中;针对生活困难党员、干部,每人每年给予不等的帮扶慰问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这些方式,真正把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推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8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