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报告: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治晋兴晋强晋和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21-10-12 | 阅读:1285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为治晋兴晋强晋和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提供坚强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6174

(2021年1月21日)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总结2021年全省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1年任务。省委书记楼阳生对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作出安排部署,对实现新时代山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任务要求、明确方法路径。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以来,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坚持把严的标准和实的措施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各方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领导下,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目标措施和方式方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有新的增强。省纪委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全年工作,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等为主要内容,集体学习研讨16次,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带动全系统学懂弄通做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行专题党课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会议,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抓实整治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着力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举办专题研讨班,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开展课题研究,抓好试点工作,围绕贯彻党章宪法、执行大政方针、遵守政治纪律、履行政治责任等加强监督,处分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492人,督促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由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市、省直各单位和省管企业、高校,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重要举措等贯彻落实情况,发现问题2358个,逐一推动整改。加强对各市、重点县(市、区)、省管高校党委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监督指导,督促深刻检视问题、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质量关,综合分析信访举报、谈话函询、巡视巡察、审查调查等情况,全省共回复129487人次。召开贯通落实两个责任汇报会,现场点评,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实施精准问责,全省共问责党组织371个、领导干部2152人。

(二)对标对表一体深化三项改革,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省纪委常委会自觉对标对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从省纪委监委机关做起,推动全系统体制机制、方法作风全方位提升。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研究制定落实党对反腐败工作全过程领导实施细则,规范党委反腐败领导小组职责,梳理、明确党委审核批准事项,省纪委监委向省委书面请示报告工作9次,省委主要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作出批示291件次,报请省委审核批准初核13件、立案72件、采取留置措施18人、作出处分决定24人。强化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细化两为主一报告”“三为主一报告具体办法,线索处置、立案审查等情况逐级按时上报,省纪委监委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书面请示报告工作24次,报备采取和解除留置措施67人次,报批延长留置时间28人、从宽处罚建议10人;备案市县纪委监委采取和解除留置措施700人次。完善省纪委常委会议事决策制度,调整班子成员分工,贯通分管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实现前台后台打通、机关和派驻协同;优化内设机构职能配置,将四风问题和第二种形态的执纪审查职责调整至监督检查室,确保监督长牙、纪律带电。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省监委选聘30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等担任第一届特约监察员。结合党政机构改革深化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在22家省管企业和41家省委管理领导班子的高校设置监察专员办公室,在3家省管金融企业设置派驻纪检监察组,有序推进市级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实现派驻监督体制战略性重塑。健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架构,在乡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加挂县级监委派出监察室牌子。对照监察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层面出台的制度规定,修订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办法和其他工作制度,纪法贯通更加规范,法法衔接更加顺畅。

(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健全联动协作机制,组建机动分队,用好四风举报平台,强化节点监督检查和重点问题督办,不断挤压四风问题滋生蔓延空间。紧盯错峰违纪、隐形变异等问题,紧盯关键少数”“退而不休等重点,从严处理顶风违纪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行为,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34起、处理3546人,其中处分2346人。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贯彻党中央为基层减负要求和省委工作措施,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推动解决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和过度留痕等问题;紧盯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等6方面26类突出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坚决整治不敬畏、不在乎,空泛表态、应景造势等行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单列台账、优先处置、限时办结,全省共查处5230起、处理7617人,其中处分4729人。抓住普遍性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问题,梳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推动完善公车管理、公务接待、商务接待、评比表彰、庆典论坛等20项制度规定,构建长效机制,促进作风养成。

(四)做深做实监督基本职责,日常监督的效能逐步显现。进一步提高监督在全局工作中的摆位,聚焦关键少数,综合运用信访监督、个别谈话、列席会议、专项检查、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法,探索实践六个强化”“四个突出”“三看四必等有效做法,抓好抓实近距离常态化监督。贯通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探索建立权责清晰、衔接顺畅、协同高效的联动机制,不断增强四个全覆盖监督效能。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和量纪执法标准,精准适用每一种形态,充分体现党的政策和策略。全省共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8066人次,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70.8%、23.7%、3.1%、2.4%。着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不实举报,经集体研判后直接了结;对谈话函询,注重把握时机、节奏、频次和方式方法;对初步核实,做到保密、规范、有序,防止影响干部正常工作;对追责问责,突出严肃、慎重、精准,防止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对犯错误同志,做好教育回访工作;对诬告陷害,出台处置办法严厉查处。省纪委监委通报7起诬告陷害典型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为103名干部澄清正名。

(五)坚守政治巡视巡察职能定位,巡视巡察质量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巡视工作会议和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突出两个维护,聚焦政治责任,围绕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执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巡视整改要求等情况,精准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有序推进巡视全覆盖,对10个市、58个贫困县、8个相关省直单位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对23家省管企业、10所省属高校开展常规巡视,实现对贫困县、省管企业巡视全覆盖,十一届省委巡视覆盖率达62.9%。扎实推进巡视整改,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参加巡视反馈,增强巡视反馈的严肃性权威性;压实被巡视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整改监督责任;组织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和专项监督检查,探索形成建档立簿、跟踪督促、专项检查、对账销号巡视整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协作联动机制,制定出台省直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工作和市县巡察向村级延伸指导意见,推动巡视巡察向纵深发展。市县两级共巡察党组织7583个,覆盖率达72.3%;延伸巡察村级党组织19011个。健全完善36项巡视巡察工作制度,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六)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巩固发展。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实行班子成员包案、省市县三级联动,对重大案件统一指挥、直查直办;发挥党委反腐败领导小组作用,各成员单位优势互补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组织开展能源领域反腐败专项行动,制定加强政治监督9条措施,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清淤除障。省纪委监委严肃查办了刘冀民、潘军峰、郭燕平、王克信、王建勋、秦国杰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省处分省管干部66人,充分彰显将全面从严治党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83023件,同比下降24.1%;立案26445件,同比增长7.0%;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952人、同比增长5.0%,组织处理40577人、同比增长45.8%,其中,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825人;移送审查起诉793人。在纪法威慑和政策感召下,刘云晨等135人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深化标本兼治,强化以案促改,深挖发案根源,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和警示震慑作用。制定出台强化警示教育意见,摄制警示教育片《初心泯灭的歧路》,编印33名农村两委班子成员违纪违法忏悔录,主题教育期间组织阅读忏悔录、观看警示片、利用张茂才案集中开展反思剖析;及时发布审查调查信息,公布巡视巡察进驻、反馈和整改情况,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努力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

(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通过巡视巡察和专项监督检查精准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聚焦扶贫资金流向和扶贫项目管理持续强化高压震慑。全省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009件、6009人。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做实两个一律复核,健全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快速移送反馈机制,强化领导包案、直查直办、督查督办,推动打伞破网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案件1452件,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2276人,打掉王志刚、权志高等黑恶势力保护伞346人。省纪委监委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认真开展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紧盯4方面11个廉政风险点,综合运用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等方式筛线索、查问题,通过提级查办、挂牌督办强化案件工作。全省共立案323件、处分219人,推动追缴易地建设费15.36亿元、补建人防工程79.46万平方米。坚决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结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反映问题,推动解决教育、医疗、危房改造及窗口单位等方面存在的27个突出问题,全省共查处民生领域微腐败14407件、14407人。在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强化工作统筹、督促指导,强化工作调度、协调落实,强化上下联动、开门整治,会同17个省直单位整治4类23项具体问题,先后3次公布整治成果。全省共查处涉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2534件、处分6924人。推进生态环保责任追究、违建大棚房清理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专项整治、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八)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更加彰显。鲜明提出五个过硬要求,统筹推进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协同推进全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干部理论素养、政治能力、境界情怀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树立五用五不用选人用人鲜明导向,用硬标准选硬干部,省纪委监委提名考察、审核批复、选拔选调干部138人次。实施全员培训、提级培训,省纪委监委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47期,培训各级纪检监察干部1.5万人次,各市纪委监委同步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质量有保证。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制定山西省纪检监察干部48字行为规范,省纪委监委机关共梳理不规范事项163项,提出规范化措施253条,全面规范业务工作、日常管理、机关党建和干部行为。制定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意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通报曝光张慧明等典型案例,严肃查处灯下黑问题。全省共处置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1726件,谈话函询933人,组织处理341人,处分154人,移送审查起诉10人,不断净化、纯洁队伍。

一年来,我省纪检监察工作坚定稳妥、扎实有效,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战略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没有变,不收敛、不收手问题还比较突出,减存量、遏增量任务还比较艰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还比较紧迫。必须把握大局大势、保持冷静清醒,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减弱、净化政治生态的努力丝毫不能懈怠,把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弱项,有的对政治监督的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够准确,有的日常监督制度机制不够完善,有的一体推进三不、一体深化三项改革不够协调和平衡,有的落实三转要求不到位,有的执行办案安全制度和措施不严格,有的纪法思维、程序意识不够强,担当精神、业务能力有欠缺,个别纪检监察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泄露案件秘密,办人情案、关系案等。对此,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实践中的认识和体会

一年来,省纪委常委会和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忠诚履职之本;一以贯之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抓住坚守初心之要;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要求,负起勇担使命之责,在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形成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必须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指路明灯定海神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正在做的工作,老老实实学习、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三篇光辉文献,从中找方向、找思路、找方法、找动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战略谋划水平、精准落实水平。

(二)必须紧紧围绕两个维护首要任务,持续做深做实做细政治监督。旗帜鲜明讲政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实现,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使命,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不能动摇、不能放松。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中谋划部署,放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局中思考推进,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守政治监督主业,把准政治监督内涵,探索政治监督路径,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全省步调一致向前进。

(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纪检监察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每一项工作都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要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从群众中获取信息、汲取力量,依靠党的自身力量和与群众相结合的力量正风反腐;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必须准确把握山西反腐败斗争的特点规律,稳中求进、以稳促进。山西政治生态已经由,但还远没有到大功告成的时候。一度政治生态恶化的影响不容低估,治理能力短板的木桶效应不容低估,官本位等腐朽政治文化的侵蚀不容低估。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代价不能白付,教训必须汲取的教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高压态势、稳惩治力度、稳干部群众对持续正风反腐的预期,在统筹做好刮骨疗毒、重整旗鼓和修复生态、培植土壤工作上积极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铲除腐败污染源,努力实现我省党内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

(五)必须对标对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全面提升山西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山西作为监察体制改革先行试点省份之一,充分发挥了探路者试验田作用。改革在全国推开后,已由自下而上、先行先试探索阶段,转入自上而下、贯彻执行为主阶段,必须全面对标对表,加速推进各方面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都要持续对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出台的制度规定,不断修订完善监督执纪执法业务规范,不断改进提高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质量,不断对照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运行效率,不断矫正补齐三转中的偏差短板,不断防范化解办案安全风险,以自身运行规范化法治化保障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六)必须坚决做到五个过硬,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战士。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过硬,始终是我们监督执纪执法的最大底气。要把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纪律过硬作为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总要求,在原则问题上保持政治定力,筑牢信仰之基、砥砺信念之魂,做到政治坚定、维护核心、听党指挥、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品质;在复杂环境中考验清廉本色,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做到公道正派、铁面无私、廉洁用权、拒腐防变,以铁的纪律守护干净形象;在反腐实践中提高履职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务求真抓实干,做到敢于亮剑、善于斗争、秉公执纪、严格执法,以严的作风淬炼担当精神,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推动新时代山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协助党委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治晋兴晋强晋,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政治和纪律保障。

(一)突出抓好政治监督,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能力和效果

坚持不懈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和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上一轮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始终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的监督,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把坚守初心使命作为一辈子的事情去做。

全力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及省委转型发展部署落实见效。着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探索建立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紧扣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促使严格执行制度。着眼高质量转型发展,深化运用我省政治监督六步工作法,制定出台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落地,推动党中央赋予山西的转型综改试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政策落实落地,推动省委基础性全局性牵引性重大举措落实落地。着眼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监督落实五减专项行动、一网通办提速行动、承诺制改革等具体措施,集中治理群众办事难、企业办事难等突出问题,制定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面、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持续传递保持高压态势、节奏不变、力度不减的鲜明信号,传递保护担当作为干部的鲜明信号,传递严厉查处诬告陷害的鲜明信号,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协助党委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修订省委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把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统一起来,向同级党委(党组)提出重点任务、工作举措等建议,提醒督促同级党委(党组)抓好管党治党工作,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压紧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健全完善班子成员述责评议制度。自上而下加强督促指导,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针对问题约谈、严肃追责问责等方式,推动党组织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负责任地管党治党,切实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问题,把管党治党责任一贯到底。

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贯通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推动各级各部门用好准则、条例、规则等制度利器,从基础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围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监督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有效防止决策一言堂、权力个人化。推动主责部门梳理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风险点,紧盯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强化执纪执法,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围绕整肃吏治,加强对落实干部选任相关规定的监督,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优化用人环境。推动分类分层分级深化党务、政务、司法等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设,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

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制度机制。制定加强政治监督的意见,提炼实践成果,形成创新制度。建立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工作机制,从组织检查、沟通反馈、推动整改、追责问责等方面形成规范。建立政治监督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开发政治生态研判系统。建立政治监督协同配合机制,加强与宣传、网信、公安、安全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多渠道发现问题。

(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继续推进党对反腐败工作全过程领导制度机制创新。健全完善纪委监委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制度,进一步明确请示报告、审核批准的事项和程序。协助党委完善反腐败领导小组职能职责和运行机制,推动反腐败斗争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高效。以两为主一报告”“三为主一报告为遵循,进一步落实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要求,强化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规范地方纪委书记和副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和副组长、国企和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提名考察程序和履职考核办法,完善国企、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建设和干部选配机制。健全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系市县、领办重点案件工作机制,健全处置问题线索、采取审查调查措施、查办重点案件请示报告和审批备案工作规范,健全日常监督、查办案件、专项工作等重要事项督查督导工作制度,确保全系统攥成一个拳头、保持一致步调。

深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制度机制建设。认真梳理法规制度建设情况,对已有成果巩固深化,未完成的继续推进,进一步加大统的力度、明确改的章法、执行严的标准,统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紧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制度建设进程,逐条对照修订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定,认真抓好贯彻执行。着眼新的实践发展,进一步规范执纪执法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审查调查相互转换、四种形态相互转化的衔接办法,进一步健全监察调查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进一步畅通党纪政务处分与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非职务犯罪行为的对接衔接,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内部高效运行、有效制约,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制定出台班子成员分管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理顺分管联系的关系,建立管理到位、运转协调的派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派驻机构与纪委监委内设机构、巡视巡察机构、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驻在部门党组(党委)、机关纪委的贯通协同,加强对监督部门所属系统下一级派驻机构的业务指导,增强派驻监督实效。强化国企、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派驻功能,完善报告工作、沟通协调、审查调查、日常运行等制度,加强与地方纪委监委的协作配合。开展垂直管理单位和以上级管理为主单位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上半年,完成市级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完成县级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任务。

(三)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严查享乐、奢靡问题。强化对节点四风问题的监督,每逢重要节点都要教育、提醒、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日专报、周处置、月办结,进一步增强节点监督实效。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干部出游企业买单、私车公养等突出问题,紧盯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县乡基层领导干部,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査等方式抓一批典型,持续形成震慑。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律严肃处理,对典型问题一律公开通报曝光。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深化整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等问题,深化整治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新官不理旧账、冷硬横推等问题,深化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深化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聚焦为基层减负,进一步排查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表现,督促有关单位认账认改、立行立改。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带头查摆、主动整改,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在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时,重视审查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形成鲜明导向和有力震慑。

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主动管、靠前抓,协调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协作,推动党风政风监督、信访等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巡视巡察机构形成合力。用好四风监督举报平台,更好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认真梳理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认真梳理监督执纪执法中发现的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督促有关职能部门细化规定,列出正面、负面清单。坚持纠四风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4331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