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把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打造成X乡村旅游的聚宝盆—X区政协专题组
2021-10-12 | 阅读:1284

调研报告:把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打造成X乡村旅游的“聚宝盆”—X区政协专题组--3434

X区地处重庆主城,西部是较为广阔的城郊结合部,缙云山和中梁山两山横贯南北,白塔坪、寨山坪、尖刀山、大溪河等自然资源点缀其中,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空间。以此为依托,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以精品·生态·休闲为主题,通过汇集精品基地、生态园林、游览观光、休闲体验等要素,科学规划、综合施策,着力优化软硬环境,既最大限度挖掘农业本身的增效、增值功能,又依托旅游服务链富民增收、反哺农业,探索性地走出了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一、X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我区西部九个镇拥有国家A级景区X个,占全区A级景区数的X%,其中XA级景区X个(贝迪颐园、海兰云天、上邦高尔夫),国家XA级景区X个(天赐温泉、白市驿森林公园、九凤山),XA级景区X个(三多桥白鹭保护区)。拥有市五方十泉项目X个(贝迪、天赐),星级酒店X家(贝迪温泉度假酒店、上邦温泉酒店、海兰云天海琴酒店)。乡村特色酒店X家。继跻身全国首批、全市首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后,又荣获重庆十大都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

二、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集中资源,成片规划。按照一镇一村、一村一品的定位,融合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打造西彭镇真武宫村等X个旅游特色村,涉及农村村域面积共X公顷,规划人口X人,已完成旅游规划、可研报告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制,区政府与各镇每年签订特色村建设责任书并纳入区对镇考核,成效初显。着力打造东方九龙富春山水田园综合体项目,在铜罐驿镇全域分阶段实施基础设施、高标准都市农业区、一三产业深度融合项目等建设内容,打造样板级田园综合体。

(二)突出特色,项目支撑。充分发挥主城近郊区位优势,突出休闲、体验的特色,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名的精品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依托西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西铜片区精品水果采摘基地云集,向葡萄”“乡悦葡萄”“帝璟庄园等品牌声名远扬,该区域现已纳入全市美丽乡村示范片重点打造;依托市农科院科技支撑,白市驿片区花卉产业长足发展,驿都花海开园广受好评;借势九凤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九凤瑶池优质水资源,金凤片区休闲产业蓬勃发展,拥有百年梨园老品牌;在全市率先出台《乡村特色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定金色级乡村酒店X个,银色级乡村酒店X个,其中西池田园酒店已成为重庆市的知名乡村度假品牌。

(三)夯实基础,完善功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更好服务乡村生态旅游。完成X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高速路上的标识系统建设、白彭路沿线和真武宫村旅游标志牌的制作安装,推动X座旅游厕所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督促各镇切实抓好白市驿、尖刀山、金凤镇等地总长X公里的X条登山步道管护,充分利用现有森林公园资源,大力推进森林旅游。开发智慧旅游系列产品,入驻阿里巴巴重庆产业带,开设九龙休闲汇淘宝旗舰店,开辟蔬果采摘”“休闲农家乐”“特色美食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实时查询和在线购买等功能,线上提供蔬果采摘券、垂钓预约、特色美食订购服务。

(四)营销推广,聚集人气。成功举办春季赏花季,积极支持社会单位自办旅游节会,形成了走马观花旅游文化节、金凤梨花节、乡悦葡萄节、金秋采果节、温泉旅游季等广受欢迎的节会活动,不断聚集人气。策划局长玩直播,带你游遍山水重庆活动,开展全国网络媒体记者行,组织X家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到贝迪颐园、西池、真武宫村等地体验,报道新闻X余篇,点击率X万人次。组织全国旅游达人、顶级摄影师等大V到西部地区开展九龙好周末体验游活动,微信、微博同步直播,制作成旅游攻略、微电影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上线,不断扩大我区乡村旅游知名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用地政策探索受限。受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等有地政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年封闭试点运行政策尚未推广等影响,部门联动实施政策探索受限,导致主要通过土地流转、租用等方式保障的乡村旅游用地的合法性、产权的保障均缺乏法律支撑,投资者既无法办理房屋产权又难以实现抵押融资,严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

(二)规划统筹保障乏力。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高水平的规划和策划,尤其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村规划、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统筹保障,但以上各项规划分属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尤其是前期对村规划重视不够,编制、审批滞后,导致乡村层面的规划指引和控制不到位,乡村旅游项目无法精确落地。

(三)主题特色凸显不足。目前X区乡村旅游整体呈现低、小、散等特点,许多项目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项目仅以提供住宿、餐饮、棋牌、垂钓等内容为主,同质化严重且文化性、多元性、参与性与创新性不够,加上部分业主自我包装策划能力不足,市场定位不够明确,项目整体包装较差,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特色,田园风光、秀美乡村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造成旅游产品研发不足、业态单一、供给乏力,吸引力弱,整体品牌不响。

(四)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有些乡村旅游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旅游厕所以及排污垃圾处理设施不到位,乡村旅游点管理手段欠创新,卫生、安全、环保措施不力,服务不规范,难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下一步发展措施与建议

(一)强化政策保障及规划的统筹引领,推动乡村旅游改革升级。在政策保障及法律支撑方面,建议从立法及政策制定的角度,在市级层面大胆探索突破用地、产权方面阻碍旅游发展的瓶颈。比如对乡村旅游经营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能否专题研究,另辟蹊径,以类似土地出让的形式操作,结合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立试点,改革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及产权登记制度,使乡村旅游用地、产权及融资得到法律、政策保障,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统筹规划方面,建议市规委会牵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指示及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及时修编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各区县据此修编各自旅游发展分规划(包括城乡旅游规划);同时注重规划的统筹性、系统性、协调性,坚持产城景深度融合,推进旅游规划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规划相衔接、相匹配、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多规合一

(二)抓好示范牵引,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升级。打造独创性、有震撼的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以农业公园(农业博物馆)试点、田园综合体试点两个全市率先改革试验为牵引,以体验式农旅融合为主要业态、山水人文微循环生态为综合特征、中国传统农事民俗节会为话题引擎,在修复存续呈现农耕文明整体脉络中集中涵养未来城市的乡愁栖息地,努力为全市乃至全国集成探索一条生态文脉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富含创造性并可复制推广的九龙都市乡村旅游路径。

(三)丰富产品业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品牌企业,通过资本创造整合旅游要素,重点建设旅游主题乐园、文化街区、特色镇村等,着力打造X-X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重点建设葡萄园、草莓园、苗圃园、垂钓园等精品农业项目,打造一批集旅游观光、养生、运动、科教及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积极推动农家乐、民宿游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打造度假乡村、现代农业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新业态新产品。

(四)完善营销体系,推动乡村旅游营销升级。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将农产品开发为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商品,健全生产、销售网络体系,促进乡村旅游消费。扩大电商平台覆盖面,进一步整合乡村旅游产品,在已经建成的阿里巴巴、淘宝、村游网等电商平台上线营销,做强九龙休闲汇品牌店。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引入市场机制,提升节会品质。通过办节,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生财,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改进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服务升级。按照乡村环境景区化的标准,加快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各乡镇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强化乡村旅游景区(点)消防、卫生、安保、治安等安全管理,改善供电、供水、通讯、医疗、金融、邮政、停车、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公共消防设施等基础条件,配套兴建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努力提高可进入性与旅游活动的安全性、丰富性和舒适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593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