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地处嘉陵江、长X岸,地形狭长,东西长X公里,南北宽X-X公里,幅员X平方公里,江岸线总长X公里,嘉陵江由北向南绕城而过汇入长江,两江环绕似一条翡翠般的玉带把X镶嵌在了美丽山城的城市中央,自然景观资源丰富。X境域历史悠久,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生活繁衍;X年前,X就有过“古滩城”的记录;秦灭巴后,置巴郡,郡治于此;X年前的东汉郡治又称“北府城”;清代设X厅于X城;抗战陪都期间,X肩负军工生产重地之责。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兵工文化、开阜文化在此交融相汇,人文景观资源厚重。商业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鳞次栉比,都市楼宇景观和风情码头景观交相辉映,都市旅游资源独特。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改革创新,高质量注入旅游发展动力。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文化和旅游两个职能部门,实现合署办公;将文化、旅游作为全区新经济增长点之一和六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之一,写进“十三五规划”,并将旅游投资、旅游消费总额等指标纳入党政实绩考核体系。二是深化发展思维改革。编制《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北滨沿岸历史文化挖掘与应用》《社区文化微景观打造》《X嘴新兴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等规划,明晰旅游发路径。三是深化制度供给改革。政府先后出台了《X区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办法(试行)》《X区旅游营销奖励暂行办法》《长安X项目产业扶持办法》等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聚焦业态融合,高质量拓宽旅游市场空间。一是强化文化休闲的“心智”体验。打造“鎏嘉码头”,打造龙美术馆等高雅文化体验中心,建设北仓、天怡、喵儿石X个市级文创示范园,让都市生活“文青”起来。二是强化时尚消费的“心态”体验。推进文化旅游节、火锅文化节、音乐节、潮流消费节等品牌活动;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推进九街、鎏嘉码头、金源广场夜色经济,实现都市生活的全时旅游。三是强化旅游出行的“记忆”体验。推动X熊鸭子、X竹壳雕、X蜀绣等旅游文化产品热销。
(三)聚焦招商引资,高质量驱动旅游投资增长。一是加快文创旅游项目建设,实现了文创园发展零的突破。二是加快军工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洋炮局X文创园建设。三是加快生态休闲项目建设,成功签约铁山坪、鸿恩寺、五宝等X个旅游投资项目。
(四)聚焦旅游形象,高质量擦亮都市旅游名片。一是做靓观音桥最时尚标杆。二是做靓大九街最炫酷地标。三是做靓X嘴、鎏嘉码头最浪漫码头。四是做靓铁山坪、鸿恩寺最美丽公园。
(五)聚焦出游环境,高质量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大力实施“花满街、绿满城、景满眼”工程。开展“两江四岸”消落带专项整治。旅游综合监管更趋成熟,部门联动机制基本建立。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率先建成智能城管系统。
(六)聚焦安全旅游,高质量夯实安全保障。强化旅游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旅游安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巩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成效,建立X区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对重点景区、景点及周边人流、车流,游客投诉实施实时监测。
二、X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综合收入较低。据测算,目前X区旅游人均综合收入X元左右,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偏低。一是无法满足过夜游客住宿需求。我区共X家酒店、X家日租房,共计床位X(其中星级酒店X家,总床位数为X张,居主城九区倒数第二),按照X年我区过夜游客总量计算,预计床位缺口约X万张。二是融合发展滞后导致全产业链断连。在“吃、住、行、游、购、娱”上的产业模式较为传统、单一,特色化不足,在“商、养、学、闲、情、奇”上的产业链条还未拉通,产业附加值、增值收入较低。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滞后。区级游客服务中心还未启动建设,游客服务体系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二是城市次支道路规模不足、密度偏低。现状路网密度为Xkm/kmX ,与规划路网密度(Xkm/kmX)和规范路网密度的下限值(X-Xkm/kmX)相比有很大差距。三是区内路网结构不完整。断头路较多,微循环不畅,次支道路系统性较差。四是区外互联体系不健全。接驳机场、火车站等旅游线路未开通,“城景通”“景景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未破解;“两江四岸”消落带治理刚刚起步,“旅游码头”还处在概念性规划阶段。
(三)精品旅游资源打造不足。全区A级景区共X个,旅游精品较少、缺少旅游标准化规范管理,无法满足游客的全方位出游需求。如鸿恩寺森林公园缺少A级景区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鎏嘉码头、大九街创建A级景区才刚刚起步;X嘴旅游目的地建设还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
(四)优质旅游服务能力不强。一是大数据在旅游领域运用较少,主要景区及重要公共场所免费WIFI未实现全覆盖,在出游方便、快捷、舒适度上体验不足。二是宣传模式、手段落后,旅游宣传拓展面不够宽;未涉入新媒体、自媒体的宣传,宣传效果较差。三是旅游人才缺口大,据测算预计到X年,我区旅游人才缺口在X万人左右。
(五)城市生活品质不高。一是环境污染还未得到彻底根治。“两江四岸”消落带影响都市形象,次支河、城市排污水口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夜景装饰还需升级。三是旅游厕所供给不足,入厕环境、建设标准、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四是多语种导视设施较少。五是游客的不文明现象,低价游、黑导游、强制消费等问题还未根绝,旅游市场还需加强整治。
(六)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体量小、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深入。城市记忆及乡愁模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载体与城市发展的开发建设融合度不高。全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仅X处X点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仅X处X个点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X处,无国家级非遗项目,市级非遗项目仅X个,可移动文物仅X件套(实际数量是X件),且大部分历史文物体量小、又受到城市开发建设的限制,可供挖掘利用的资源基础较为薄弱。
(七)旅游业统计核算体系不健全。全区旅游业统计体系缺失,旅游产值核算、指标体系较为单一,算法滞后,现有的统计项目未对接市级旅游考核统计标准,无法满足国家、市级及全区旅游发展战略格局的需要。
(八)旅游发展共识有待加强。一些部门对X建设大都市旅游目的目标定位认识还不到位,“发展大旅游、大发展旅游”的意识还未真正入脑入心,没有站在全区大局的发展战略高度上。
三、几点建议
(一)抢抓机遇,迎接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新时代
X年以来,陈敏尔书记亲自谋划旅游工作,亲自审定会议方案,亲自部署推动调研,亲自研究敲定思路,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宏大的视野、专业的眼光,深刻分析了全力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的重大意义、特色定位、五大板块、重点任务,实现路径以及我们的重要抓手、保障措施,为我们旅游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要求。在X年X月X日,全市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对旅游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接下来,我们要结合X实际,以推动高质量发展适应高品质生活新要求,全力打造X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二)把握定位,明确旅游业发展升级新要求
一是目标定位要升级。明确“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建设目标,要体现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二是价值定位要升级。锁定“行千里、致广大”这个价值定位,让八方友人在X看到更多,感悟更深。三是发展目标要升级。到X年,全面完成旅游总收入X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X万人次,旅游业成为全区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全力建成大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构建格局,规划旅游业发展升级新路径
X.旅游业发展升级规划落实全域化。按照“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全城布局、产业互补”的思路,将旅游规划渗透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总体规划中,实现景区之内步步皆景、景区之外处处可游。
X.区级全域旅游产业系统化、体系化。完善“两区两地一带一街一郊”的旅游发展格局,着力于文化融合。通过组织文旅空间和旅游线路,形成文化特色各异、体验感强,游线清晰、覆盖全域的旅游产业格局。
(四)改革创新,搭好旅游业发展升级的“四梁八柱”
X.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建立统筹协调、部门联动的旅游发展长效工作机制,定期报送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
X.强化职能建设。根据国家机构改革精神,优化旅游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一是将产业发展职能与宏观管理职能进行剥离,强化产业发展及招商;二是推动公安、工商、质监、司法等部门构建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质监、旅游法庭等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三是建立与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并联审批机制,在重大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环节进行旅游影响评估,增强规划的全域性。
X.加大政策支持。一是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宣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建设、特色旅游商品开发、A级景区创建及旅游宣传推广等。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对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项目实施贷款优惠。三是支持旅游企业采用项目特许、收费权融资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X.落实用地保障。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富余房产、土地资源开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四荒地”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对实施“退二进三”的工矿企业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X.强化考核督查。把旅游发展工作纳入区级各部门及各街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加强对全域旅游发展的专项考核督查,加大对责任单位的督办力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五)培育动能,增强旅游业发展升级新驱动
X.提档升级,实现国际大都市旅游项目精品化。一是以观音桥商圈、大九街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X国际都市时尚游目的地。做靓鸿恩寺鸿恩阁全市都市风貌观景平台,打造都市观光体验综合体。壮大喵儿石创意特区、北仓文创街区及天怡文创街区规模,大力发展文创旅游,打造X特色风物体验地。二是以X嘴、鎏嘉码头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X国际都市休闲游目的地。完善X嘴金融文化体验街区主题项目,打造重庆都市休闲体验区。提档升级三洞桥民俗风情街,打造集美食、观光、娱乐为主的滨水游憩休闲带。三是以五宝镇、铁山坪森林公园、鱼复片区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国际山水体验游目的地。将旅游发展与五宝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用好惠农政策、统筹惠农资金、大力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旅游助推脱贫致富作用。进一步发挥铁山坪位于主城近郊的城市生态“绿肺”功能,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养老资源建设共享,形成以康养度假、商务会议、拓展培训为主要特色的健康养生度假区。四是以洋炮局X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国际知名军事工业主题游目的地,形成集参观、体验为中心的军工文化体验街区。五是以寸滩老街、唐家沱老街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国际知名历史文化游目的地。深入挖掘抗战、船舶工业、开埠等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品牌项目。
X.做强支撑,实现旅游产业链条全面化。一是打造旅游总部基地。引进国内大型旅游电商入驻,打造全市旅游金融发展极核区。依托旅游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旅游交易中心。二是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将影视、演艺、文创、非遗、遗址、遗存、游乐、动漫等文化产业与旅游有机融合,特色化创新打造具X都市文化景观。三是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立足X文化基因,推动特色轻工业品、工艺品、美术品、非遗作品、特色食品、农产品等转化为旅游商品。培育一批重庆市特色旅游商品企业和开发一批“重庆好礼”旅游明星商品。四是完善旅游产业统计核算。建立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
(六)协调推进,提升旅游业发展升级新境界
X.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打通断头路、疏通微循环,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现状。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实现“城景通、景景通”的“最后一公里”畅联。加快寸滩游轮母港和自贸商圈建设,完善核心旅游集群与公共交通的无缝驳接功能。规划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宜、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停车休憩设施,基本形成“快旅慢游”旅游交通基础网络。全力推动建设寸滩游轮母港、洋炮局·X和X嘴旅游码头,复建嘉陵江索道,开通旅游专线。
X.加速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新技术,形成旅游数据沉淀丰厚、智慧旅游应用广泛、旅游服务齐备快捷、旅游管理智慧高效、旅游营销精准有效的智慧旅游体系,并融入X智慧城市计划。要将全区所有涉旅行业企业数据全部接入中心数据库,推进旅游与交通、民航、安全、气象、商贸等数据信息深度互联互通、共享互用。
X.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扎实开展城市品质建设美丽X三年攻坚行动。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及两江四岸消落带、次支河、城市排污水口治理。推动新一轮“厕所革命”。对沿江休闲带、滨江广场、商业街区、地标建筑等开展灯饰亮化提档升级,做靓北滨沿江带灯饰亮化景观。实施中英文等多种语言导视标识更换工程。
X.深化旅游宣传推广。创作具有X特色的旅游宣传名片和口号,讲好X故事。在旅游重要时节和重要节会,加大境内外旅游宣传力度,把旅游品牌推广纳入全区党政机关公务出访、开展经贸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编印多语种旅游宣传手册、旅游地图和产品指南,在主城所有星级酒店客房、景区投放。发布旅游公益广告,宣传推广X旅游。
(七)共建共享,筑牢旅游业发展升级新支撑
X.强化人才服务支撑。实施X“旅游英才计划”,鼓励旅游企业引进高端策划、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待遇。加强与旅游科研单位、旅游规划单位合作,充分发挥专业智库推动我区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大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全行业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行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X.铸牢旅游安全保障网。落实旅游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消防、交通、食品、特种设备、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强化应急风险管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旅游经营安全监管,深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建立旅游行业失信惩戒制度和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公民行为安全引导,实施“山水X、文明同行”计划。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