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四中全会展望十五五规划的30条建议
2025-11-08 | 阅读:1606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四中全会展望“十五五”规划的30条建议

同志们:

根据安排,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四中全会展望我国“十五五”规划的30条建议。

一、总体要求

01主要成就

从经济规模看,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世纪疫情、洪涝灾害、大国博弈等国内外严峻挑战,坚决顶住了经济持续下行压力。预计到2025年末,我国GDP有望达到140万亿元规模。“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量超过35万亿元,比现在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总量还多,相当于凭空再造了一个长三角。

从科技创新看,预计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2020年增长超50%,研发投入强度达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嫦娥六号”实现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实现商业化运营,这些大科学工程无不彰显我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从安全发展看,目前,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全球30%以上;通过出台支持发展新能源的一系列政策,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经超过了煤电装机规模。通过实施交通强国战略,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达到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以上,综合立体交通网已经基本建成。

从对外开放看,上海合作组织持续扩容,合作能级不断提升。RCEP区域合作机制进入3.0版谈判阶段。中欧合作关系更加务实、更加互惠互利。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关系更加稳定向好。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更快、范围更广、力度更深。

02主要问题

面向未来,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仍在持续扩大,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依然呈现减弱态势,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凸显。同时我们经济国内大循环存在一些卡点堵点,供强需弱的特征十分明显,内需特别是消费增长内生动力依然不强,物价持续低迷、徘徊不前,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在止跌回稳过程中出现波动。从短期看,经济运行面临着有效需求不振、投资效益不足和出口增速乏力的发展困局,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从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将出现新变化,经济运行呈现出非线性演进、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新形态,这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

03发展形势

从全球政治格局看,传统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非传统挑战层出不穷。大国竞争与大国博弈进一步加剧,围绕经济、科技、文化、气候等领域争夺制高点和话语权成为长期态势。联合国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逐渐减弱,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相互制衡、缺乏有效统筹协调能力。全球治理体系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持续上升,世界将长期处于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机制需要深度重塑。

从全球经济格局看,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长期遭遇逆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重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经济、绿色技术等领域的差距日益加深,“全球南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环境恶化与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WTO、CPTPP、RCEP等合作机制构建形成多层次经济合作格局,依然在推动全球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我国将进入全方位出海的“大航海时代”,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文化和创意将走向世界舞台。

从我国经济形势看,从短期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投资、外贸驱动向消费拉动与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呈现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长期并存、短期周期性问题和长期结构性问题交织的局面。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持续加快科技创新。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远高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始终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呈现“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鲜明特征,我国经济正加速向更高质量、更均衡、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转型。

04基本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将党的领导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和全环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坚持积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推动全体人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和全领域创新驱动结合起来,把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新时代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发展引擎。

坚持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统筹好国土空间、网络空间、太空空间等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总体安全,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改善、区域协同与城乡融合,推动发展成果共创共建共享。

二、经济: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建设经济强国  

0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