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现代汉服产业调研报告
2025-10-18 | 阅读:160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现代汉服产业调研报告

今年4月以来,随着我市旅游市场火爆,洛阳成为全国游客的汉服打卡地。不到两个月时间,各旅游景区汉服体验店数量增加3倍,仅洛邑古城周边就聚集300余家汉服店,洛阳汉服经济迅速“破圈”。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汉服经济发展的指示要求,以汉服为契机推动我市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期市工信局联合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及部分服装企业组成调研组,赴郑州市西三环服装工业园区、锦荣轻纺城、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密兰小镇,杭州市河坊街、南宫绣非遗时尚设计中心、中国服装科创院、艺尚小镇、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等园区、企业、院校进行考察学习。

一、汉服产业基本情况

我们平时所说的“汉服”,指的是“新汉服”,也称为现代汉服,是来源于汉民族传统经典服饰样式,保留其典型形制特征,并结合当下大众的多元穿着情境和时尚美学加以创新的汉服体系。新汉服的核心特点是先锋创新性、大众开放性和情境多元性。

近年来,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扶持愈加重视,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团中央牵头举办“中华华服日”等传统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汉服市场发展。全国许多城市积极发展汉服产业,部分景区举办穿汉服可免费入园活动,各地小学及幼儿园纷纷举办汉服主题节日活动和体验项目,将汉服活动日常化。

据统计,2022年汉服市场规模为110亿,同比增长9.4%。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恢复,汉服消费火爆,预计汉服市场规模为130亿,同比增长17.6%。市场渗透率方面,当前汉服占服装市场容量约0.8%,但汉服设计风格、穿着习惯更符合现代审美,随着汉服文化的振兴,汉服将更多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行业有望实现出圈。据预测,汉服在服装市场的中期渗透率约2.0%,远期渗透率将达到5%,届时市场将进入千亿时代,汉服将真正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消费者规模方面,2022年中国汉服产业消费者规模为1198万人,同比增长17.3%。2023年,预计汉服产业消费者规模将达到1448万人,同比增长20.9%。据预测,汉服消费者中期规模约3500万人,远期消费人群将超1.3亿人。

在市场火爆的同时,现代汉服产业链尚在发展之中,面临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小、产业链不成熟、破圈压力大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产业发展中统筹考虑。一是同质化竞争。当前,汉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品牌和新品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但除少数头部品牌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外,大部分都存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问题。缺乏设计能力就只能不停的去做老款、“经典款”,甚至出现抄袭现象,使得行业同质化现象进一步加剧,陷入深度内卷之中。二是利润空间小。在激烈竞争之下,多数厂商价格难以提升。但是在成本端,由于汉服特有的刺绣、剪彩等工艺,使其生产成本相对其他日常服装更高。考虑到当前汉服受众范围主要为年轻群众,还不足以产生规模效应,使得汉服整体利润空间较小,盈利能力不足。三是产业链不成熟。由于汉服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绣花、印染、裁剪、材料等多方面要求,现有产业链未发展到有效解决各工艺环节的成熟阶段,导致行业内仍然存在生产周期不可控、制衣材料难以满足要求、绣花印染工艺不达标的情况,影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是破圈压力大。近几年,汉服的热度在持续提升,乐于接受汉服文化的人群也在扩大。“破圈”走向大众就成为汉服行业发展的关键。如何破解大众对汉服的认知误区,降低形制特异性带来的心理负担,成为推动汉服破圈的主要问题。

二、各地发展汉服产业的经验做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