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乡镇组织委员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
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及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本人紧扣巡察反馈重点,对照“聚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基层党组织建设、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四个方面,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深入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聚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落实情况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碎片化”,政策传导“有温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缺乏系统性,存在“学过就算”“学用脱节”问题。例如,在学习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经验时,仅通过会议传达文件精神,未结合我镇农业产业实际(如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开展专题研讨,导致部分村干部对“产业振兴”政策理解不深,落实中存在“照搬模板”现象,如个别村盲目发展果蔬大棚,因缺乏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出现滞销问题。
二是决策部署“落地难”,执行力度“打折扣”。对县委关于“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村干部队伍优化”等工作要求,存在“重部署、轻督导”倾向。如县委明确要求2024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党组织“六有”阵地达标,但截至目前,我镇仍有2个偏远村因资金协调不到位、施工进度滞后未达标;在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政策时,部分村存在“积分记录不及时、评议走过场”问题,本人未及时跟踪整改,导致政策效果未充分发挥。
三是大局意识“有欠缺”,工作结合“不紧密”。在推进组织工作时,未能完全将其与乡镇中心工作(如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深度融合。例如,在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时,仅聚焦党建领域,未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设立“环境整治先锋岗”,导致党员在中心工作中“作用不显”;在疫情防控后期,未及时调整党员志愿服务队职能,造成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错位。
(二)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情况方面
一是小微权力监督“有漏洞”,风险防控“不到位”。对村级“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监督力度不足。例如,在2024年低保动态调整工作中,未牵头组织纪检、民政部门开展联合核查,导致个别村存在“人情保”问题(如某村将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亲属纳入低保),群众反映后才进行整改;对村级财务公开情况督导不严,部分村存在“公开内容不详细、公开时间不及时”问题,如某村仅公开收支总额,未公开具体明细,引发群众质疑。
二是群众诉求回应“不及时”,服务作风“待改进”。在处理群众反映的党组织建设问题时,存在“拖延推诿”现象。例如,2024年收到3起群众反映“流动党员管理松散”的诉求(如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党费缴纳不及时),本人仅安排村支书口头提醒,未建立跟踪台账,导致问题反复出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对群众提出的“村级活动场所增设养老设施”需求,因协调资金力度不够,至今未落实。
三是作风建设督导“不严格”,形式主义“有残留”。对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整治不彻底。例如,在检查村党组织“三会一课”记录时,过度关注记录完整性,未深入核查会议实际效果,导致个别村存在“补记录、凑次数”现象;在推进“党建+网格化”工作时,仅要求网格长上报台账,未实地检查服务情况,部分网格长存在“坐班代替走访”问题,群众满意度不高。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方面
一是班子结构优化“进度慢”,梯队建设“有短板”。村“两委”班子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较突出。截至2024年底,我镇12个村“两委”班子中,50岁以上干部占比达45%,35岁以下干部仅占18%,且本科及以上学历干部仅8人(占比12%);在后备干部培养上,存在“重选拔、轻培养”问题,已储备的24名后备干部中,仅5人参与过村级重要工作(如换届选举、项目建设),其余人员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二是干部能力提升“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明显”。村干部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2024年共组织村干部培训4次,其中“政策理论”类课程占比60%,“实用技能”类(如产业发展、矛盾调解)课程仅占40%,且培训方式以“填鸭式”授课为主,未开展案例教学、现场实操;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不到位,存在“重考勤、轻实绩”问题,个别第一书记未深入走访群众,帮扶计划“纸上谈兵”。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队伍建设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年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60岁以上党员占比38%),在家党员多、流动党员少(流动党员仅占15%),普通党员多、骨干党员少(党员致富带头人仅22人)。在党员教育上,对流动党员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仅通过微信推送学习资料,未建立“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机制,部分流动党员长期脱离组织;在党员作用发挥上,“党员联户”制度落实不到位,186名党员中,仅75人定期走访联系户,其余人员未履行联户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