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
2019-09-17 | 阅读:37

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

【摘要】党群关系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当前,企业党群关系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建立和谐的企业党群关系,必须分析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因素,从体制和作风等各个层面着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关键词]   党群关系;   和谐企业

当前,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企业党群关系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合作性、互利性的思维特点将影响到整个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与此相对应,要求党与群众的关系体现其精神实质,要求党组织以员工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价值理念必然导致出现新型的党群关系。

首先要强化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既要做好对群众有益的事情,即群众看得见的各种具体的服务,也要做好包括沟通、协调、引导群众的参与等更深远的服务。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度。群众往往通过身边的领导者、党员来判断党的形象。这就需要党有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作风。当前,要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三是树立正气,倡导正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年来,支部始终在党员中树立谋事、想事、成事的正气,倡导向一流看齐,向更高水平看齐,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优良作风。

四是转变作风,克服薄弱环节,在落实上下功夫。鼓励大家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稳定生产上,放到研究解决当前生产商存在的难点、重点和切入点等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上,把工作作风落实到求真务实、调查研究、认真细致上,落实到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上。

党支部组织建立“员工谈心制” 和谐企业党群关系

去年以来,仪表联合二车间党支部紧密结合当前党建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在车间支部党小组中推行“员工谈心制”,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凝聚力。要求党支部做到“四必谈”即:员工获得奖励、荣誉时必谈,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员工犯错误时必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缺点;员工遇到困难时必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必谈,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入党动机。谈话根据员工个人意愿,采取党支部指派专人谈或员工选择谈双向选择机制,同时党支部为每位参与谈话员工建立谈话记录档案,将每次谈话情况及谈话后员工情况详细记入,对于谈话后员工有明显改变的,党组织将对其进行通报表扬。活动开展以来,员工与党组织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入党积极性逐渐增强了,工作热情也大大提高了。截止目前,党支部建立了“员工谈心制”,共谈话3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70余个,29名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5名员工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建立完善帮扶制度 营造和谐党群关系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 “十七大”精神,党支部通过开展的三项工程建设(即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开展增强员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树立员工形象工程)、为员工送温暖活动以及车间工会“五项”重点工作(民主管理、素质教育、群众生产、关爱员工、文体活动)进班组和“五必访”(职工婚丧事必访、职工住院或家属长期患病必访、职工无辜缺勤必访、职工思想有情绪必访、职工家庭发生意外必访)等工作,并定期召开关于建立党群帮扶制度的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党群联系途径和方法。针对车间装置多,规模大、员工多的特点,支部的5名支委和车间班子10位成员都分别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责任区和领导干部联系群众责任点,党员分别确立了各自的联系对象,要求支委和班子成员两周必须和联系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在群众中树立党员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新形象。

    建立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党支部为开好民主生活会,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使班子和个人找到了存在问题和不足。找出比较共性的三个问题: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缺乏一种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政治理论水平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还有欠缺、作风欠扎实。针对存在问题,班子成员认真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端正态度,消除顾忌,对自身在党性、党风和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诚恳地自我批评,从深层次查找出问题的根源,使自我批评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不护短、不遮掩。支部制定了整改措施: 一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为生产服务质量。从领导班子做起,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果断地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力戒空谈,狠抓落实。三是加强沟通理解,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政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沟通,生活上的体贴的原则,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干部员工之间的思想交流和谈心,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尽力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搞好廉洁自律,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对班子成员及干部员工的教育,牢记"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树立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促进和谐中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

  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许多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应当说,这些矛盾都是在员工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增强员工的团结,更好地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处理得不好,使矛盾激化,小事变大事,甚至酿成乱子,就不利于基层组织建设,甚至会给我们生产稳定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应有的损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基层党支部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秩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和谐中化解矛盾的能力。首先,需要有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社会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可能有些矛盾错综复杂,处理起来非常棘手,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没有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没有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把工作做深做透做扎实的。像丙烯腈仪表班这样一个具有剧毒岗位特点的班组,多年来连续被评为先进集体,班组气氛和谐,团队凝聚力强,班长与员工之间和谐相处,就是缘于共产党员王中文常年坚持五必访活动,经常了解班员疾苦,班员家中有婚、丧、嫁、娶及住院治疗,必定去慰问,把组织的关怀送到员工心里。一次,班组有两位员工因公出差,春节也回不了家。为了使两位同志能安心工作,班委会带领班组的同志们,自己凑钱,买了礼品,登门慰问两位同志的家属,还主动的帮助家属擦拭玻璃,温暖员工家属的心。如果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很难想像他能做得那么好。所以,要解决好各种矛盾,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必须首先确立一种责任意识,把解决各种矛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其次,需要有一种大局观念。这一点在处理各种矛盾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矛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矛盾的出现常常不是孤立的,有时候许多矛盾由同一个原因引起,有时候一个矛盾又由多种原因造成,各种矛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一个矛盾往往以其他矛盾的解决为前提。如住房拆迁补偿、住房配售、奖金分配、子女就业等引起的矛盾等等,处理这类矛盾,如果抱有侥幸心理,只在个别问题上下工夫,就会顾此失彼,使矛盾越来越激化,事态越来越复杂。所以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要站在工作全局的高度去分析问题,要考虑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及时解决矛盾,避免因事态扩大带来更大损失。最后,还需要有一套科学方法。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矛盾了解得越详细、分析得越透彻,处理起来就越能够争取主动;要着眼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群众认清矛盾问题的主流和大方向,纠正自身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要求;要设身处地为矛盾当事人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起来才不会潦潦草草,才会尽快解决矛盾。

建立科学的党群联系机制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只有通过具体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体现出来。同样,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也应该体现在制度上。实践证明,不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或是建立的机制和体制不科学,党和群众的正常关系就难以得到体现。

   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从制度上加强党群关系的探索,创造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这些制度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我认为在当前特别应该注意建立起以下三种机制:

    第一、建立深入群众的机制。比如: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蹲点调查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方法,为党员领导干部创造了解基层民意、提高组织能力的有利条件;建立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的各项制度。

    第二、建立长效的组织群众机制。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考虑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其次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站在群众的前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必须靠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品,树立起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最后还要找到组织群众的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

   第三、建立服务群众的机制。要以广泛开展群众性服务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和群众结对帮扶制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等等。

   

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中,党组织是主导,党员干部是关键。我们要从根本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党群关系,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以人民为本的群众观点,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牢固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真正成为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者和创造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5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