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党课讲稿:弘扬上海精神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10-07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党课讲稿:弘扬“上海精神”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回首来路,尽管乱云飞渡,我们践行‘上海精神’而取得成功。展望未来,世界动荡变革,我们仍须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更好发挥组织功能。”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彰显了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展现了习近平主席的大国领袖胸怀和风范,必将对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积极影响,也将为弘扬“上海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指明方向。

“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持久生命力

人类历史表明,国际社会要维持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繁荣,国家之间必须坚持正确的相处之道,遵循正确的精神引领。上海合作组织深刻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创造性提出并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倡导的国际关系新理念,超越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成为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的精神纽带。实践表明,“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更是上海合作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对“上海精神”作出深入阐述,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中国理念丰富发展“上海精神”的时代内涵,以高远宏阔的全球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

以互信、互利为合作之基。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互利是国际合作发展的本质特征。国家之间的互信意味着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互不敌视,彼此就各自重大战略行动展开对话和交流,通过接触化解疑虑、增强信任。互利则是互相尊重对方利益和关切,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对方利益和共同利益,使彼此都能从合作中受益。上海合作组织因互信、互利而生,更因互信、互利而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成员国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不断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支持彼此为维护安全和发展利益所作的努力,持续扩大利益汇合点,才让各领域互利合作结出累累硕果。随着大国博弈不断加剧,全球信任赤字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上海合作组织更有必要秉持成员国世代友好、永葆和平理念,夯实政治互信、互利合作的基础,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以平等、协商为相处之道。各国应该如何相处,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课题。平等既是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题中之义,也是国与国之间发展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协商是化解分歧矛盾的有效之策,也应该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方法。上海合作组织是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维护者和践行者,对内坚持各成员国平等相待,倡导大小国家一律平等,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对外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建设开放包容的“大家庭”,同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无论提出、讨论和决定什么问题,每个成员国的声音都得到平等倾听,都坚持在相互理解及尊重每一个成员国意见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没有出现过大国强迫小国、多数强迫少数、一方强迫另一方的情况,为探索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宝贵借鉴和启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