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现在) 19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宝贵启示
同志们,下午好,很高兴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因为在座的有不少人,我们都是同行,也是同仁,所以大家一起学习更有意义。用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对新中国的历史来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叫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宝贵启示。
用毛泽东同志的这样一段话,跟大家一起开始今天下午的学习。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他这样讲,“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而努力奋斗,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毛泽东的心目中这个新中国是人民的中国,所以他总是把这六万万人民放在心上,所以他讲这六万万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能够团结起来,能够努力奋斗,那新中国一定会建立的非常好。他甚至说过百年左右,能不能赶上美国?像这样的话,他也不止一次的说过,那这个新中国我们今年是建国七十一年,去年建国七十年的时候,已经在天安门广场,在北京搞了盛大的阅兵,也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都看到七十年确实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七十年的成就大致从历史角度讲,大致是一个什么情况呢。今天下午,给大家把这方面的大致的历史的线索梳理一下。把七十年的历史要是掌握的话,还是先把它分一下阶段,主要分两段。现在也有分三段的,三段可能逐渐会成熟。目前还是分两段。第一段就是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二段是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这个期间,我们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如果要是划成三段的话,那就是从二零一二年到现在,第三段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目前还没有被教材、著作接受,我想逐渐会被接受。有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因为确实是十八大以来,从国际上来讲,进入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中国的改革,中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如果从二零一二年十八大开始,我们进入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历史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第三个阶段,这个也是可以的。而且发展趋势就是研究的趋势,研究的发展趋势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今天下午还是按原来的这个历史分期来给大家讲,我们先讲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讲这个时期,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搞革命开始,因为只有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这样的任务,完成了反对封建专制这样的任务,才能够为建立一个新中国奠定基础、提供前提。所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新中国历史的话,我们离不开中国革命史,也就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新中国。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
如果大家要是看党史的话,咱们共产党一九二一年成立,一九二二年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就把这一点明确了,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这个就明确了。那二大的宣言和二大的党章里面,对这个是怎么表述的?和我们现在的表述的文字是不一样,现在我们非常简明扼要,非常明确,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但那个时候咱们共产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叫做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打倒军阀,建立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北,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实际上就是建立新中国,但当时叫做统一中国本部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所以也是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二大的时候就明确了,也把这个作为共产党的最低纲领。那最高纲领叫渐次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非常清楚马上实行共产主义实现不了,所以要有个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打倒军阀,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
可以说共产党成立之后,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的努力,才具备了建立新中国这样的条件。建立新中国这个条件,二十八年的革命告诉我们一个历史结论,就叫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为从一八四零年近代史,一八四零年以后,那个时候咱们中国也一直到一九四九年这一百零几年的时间里面,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专制统治压迫的。帝国主义这个期间屡次发动侵华战争,通过战争的手段,非常无耻的走私等这些手段截取了咱们中国好多主权,我们国家被人家给掠夺了,好多的资源被人家掠夺了,咱们的正常社会的发展被打断了。 这样的一个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这样一个旧中国被迫和这些列强签订了七百多不平等条约的这样的一个国家,只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专制主义,才能够建立一个新中国。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这个条件具备了,我们可以说才能够建立新中国。这样我们就讲共和国史,也就是新中国历史里面的这两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个时期共产党主要是依靠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革命在取得胜利,或者说解放战争时期,在不断的取得胜利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新中国的建立也被提上日程。实际上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些书上没有。作为老师同志们应该清楚,比如说建立新中国是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政治协商会议,原来有个旧政协,那旧政协是怎么回事?当时是国民党,也就是蒋介石他们来主导的。当时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国家出现了和平、民主、建国这样的一个历史机遇。全国有识之士是想抓住这个机遇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个是民心所向,但是在这个时候,国民党蒋介石,他也不敢公开的违背人民的这种意愿,他也邀请共产党去谈判,商量怎么样和平民主建国这样的国事。那当时经过谈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两党同意开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各界有共产党参加,有国民党参加,有民盟参加,还有其他的党派来参加。在这个时候应该说中国共产党是真心诚意的要民主,要建国,要实现和平。但是国民党蒋介石这个时候是搞独裁不要搞民主的,要搞独裁的不要民主,是要搞内战的。听着这方面有一段时间在网上也好,在一些文章也好,有不少人好像是要提出什么新意, 就说搞内战不是国民党的事,是共产党要要搞内战。实际不是这样,这个情况有很多事实,说这个话的人,就等于是不顾事在这儿随意的胡说。为了博得眼球、为了别的什么。就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个历史的真实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者是有学员提问的话,你能够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能够说明历史的真相。 当然你不一定就非得批判他,不一定就非得剑拔弩张的那么去对待。但是你可以通过史实,通过说理来说这个情况。
国民党同意召开政协会议了,那他是一个什么态度?可以说当时国民党还在重庆,还没有还都南京,在校场口开政协会议的时候,当时很多不是国民党的代表,是民主同盟的,社会各界的这些代表,就包括郭沫若他们这些人去开政协会议,国民党蒋介石是派特务把这些人打伤了,打的住院了。大家想一想,假如说你是代表,你想参加政协会议,全国人民也赋予你神圣的职责,你来这个商讨国事。但是你这个怀着这种神圣的这种责任感去参加这个会议的时候,出了一帮国民党特务把你给打了。你说这国民党是真的要搞民主吗?这是一个事情,那共产党绝对不会干这个事儿了。现在我们每年都开政协会议,你去一些人把这些代表给打了,打了你试试,谁也不敢,但是国民党他就敢干这个事儿,不但干这个事儿,为了镇压,他甚至把民盟里面的李公仆给杀害了。这是真的吗?闻一多一看他的这个同伴李公仆,李也是教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了,他拍案而起,他说你是搞独裁,不就是想杀人吗?闻一多说他不怕啥,他说出去这个讲台,他就等着国民党的特务来,那国民党特务一点儿不含糊,一点不仁慈,他出门真就被杀了,不但把他杀了,把他儿子也打成重伤了。这就是国民党干的事情。那有人替国民党说话,说那当时他容忍不了共产党了,就算容忍不了共产党,那民主同盟也没有武装,也没有什么特务,也没有这种组织那种组织。那你国民党怕他问什么,国民党把它解散了,不让它活动,这些民族人士在大陆没法活动了,都跑到香港去了,在香港又重新组织起来和国民党进行斗争。大家想一想,这就是国民党对待这个国事政协会议的态度,对待这个民主党派的态度。所以这个政治协商会议,在这个之前有这样一个情况,这就等于这个政协,名存实亡。把共产党代表和这个民主党派代表,还有其他的各界人士的代表,基本上是驱逐,实际是这样一个情况。
那咱们共产党当时在四八年五月一日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行动,就是发布口号,这个口号叫五一口号。这个五一口号里面就是正式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全国各界人士,来参加新的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家注意,参加第一届政协,建国的这些党派后来是有多少个啊?这个大家知道吗?多少个民主党派?要了解这个共和国史。现在特别是各个学校都要开是国史,其中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这些情况大家还是要有所了解。当时是十一个民族民主党派,大家说那时候十一个现在怎么变八个了,那几个都哪儿去了?这里边有几个民主党派,后来解散了,其中有一个中国民主救国会,也是一个民主党派政党。当时周建人等人,他们是属于这个党里面,那他们这个党当时新中国建立参加完政协了就解散。新中国都建立了,咱们救国会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了,救国还救什么国呀?他说这使命完成了,就解散了。然后还有就是有一个三民主义同志会,这是国民党内部里的一些人组成这个党,他们也解散了,还有一个也解散了,其他党派这个时候也在酝酿新中国建立了,他们的革命任务完成了,就解散这个党。
这个时候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苏联访问,当时刘少奇在国内主持工作,他就把这个事情报告给毛泽东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之后,认为不能让他们解散。咱们还要一起多党共存,来共同建立咱们这个新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好这个国家,还需要大家共同来唱这台戏。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党派他们还有他们的苦衷,有什么苦衷?他说我们没有经费啊,这活动经费比较困难。后来咱们中央商量,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就提这样一个建议,说咱们都由财政拨款来活动吧,我们共产党也这样。共产党把自己的党产全部交给国家,然后共产党当时有党产的,大家知道哪个党产比较厉害吗?当时有个华润公司,现在还有,那是咱们共产党当年在香港建立的这样一个公司,为共产党挣经费的,那时候咱们党非常困难的,共产党就在蒋介石统治时期,那根据地也好,军队也好,党本身活动也好,都需要经费,这经费怎么来呀?那时候比如说陕甘宁那地方挺困难的,你想税收也好,什么也好,都解决不了这么大量活动经费的,那怎么办?当时就是咱们自己在这个国统区,名字是公司,实际上是给咱们共产党搞经费的,这个华润公司就属于这样的公司。后来咱们党的活动经费不用这个咱们自己来解决了,由财政拨款,这就把这些公司全都交给国家了。所以。华润公司现在是央企,还有一些公司,比如说大家知道的陕北有个油田,那个原来也是咱们党产,也就是说抗日战争时候,和解放战争的时候,那个在延安那块儿,延长油田,就是咱们共产党组织的公司,后来也交给国家了。这是当时是由于这样一个情况,那这样一个情况,这些民主党派的八个,就保存下来了,没有陆陆续续的都解散。那已经解散怎么办?救国会的后来就进民建了,三民主义同志会,本来就是国民党的,就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合到一起了。
后来就变成现在的八个民主党派。但当时参加咱们这个政协会议的。是十一个民主党派,还有各解放区的代表,人民解放军的代表,还有各界人士,教育界的、科技界的、文化界的、新闻界的,还有这个工人工会,有共青团,当时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就是现在的共青团的前身,还有农会,还有各界人士,还有一些特约代表,比如说像宋庆龄,还有一些国民党的起义将领,参加咱们这个政协会议,他们就属于特约代表和特邀代表。这样,这些代表当时是集中到解放区,然后集中到当时叫北平召开这个政治协商会议。
那这里面有一个什么事情要跟同志们说一下?有的同志知道,有的同志还真不一定知道。要说一九四八年五一口号,这个五一口号是很重要的。五一口号这个期间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响应五一口号,那就有一个参加政协的门票了。如果不响应五一口号的,他就不能参加了这个政治协商会议。比如说国民党就没有资格,那蒋介石国民党就没有资格参加这个政治协商会议。因为他没有响应这个口号,还有几个小党,当时在咱们这个中国,比如说青年党,也没有响应咱们共产党的这个五一口号,所以他后来就只能跟着国民党蒋介石到台湾去了,那能参加这个同意共产党的五一口号,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这些党派,后来就成为这些民主党派。
但是那个时候有一个什么情况,大家知道共产党和国民党大决战,如果从这个辽沈战役开始,从济南战役开始的话,那是四八年九月份啦,也就是说四八年五一口号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进行大决战,双方胜负还不明显啊。应该说咱们有信心,毛泽东有自信能够打败蒋介石,但是外人看还看不出来谁胜谁负,就是打淮海战役的时候,如果在关键的这个环节上,如果出问题的话,那能不能战胜国民党蒋介石,它的五大主力如果还保存着两大主力的话,那也不好说,最后怎么着。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很多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包括华侨陈嘉庚,他们这些人马上就公开的声明,响应五一口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那他们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也是值得尊重的。
所以他们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那也是真诚参加的。共产党也真诚的和他们多党合作,和这些人士合作来建立一个新中国,共商国事。那召开政协会议公布之后。当时蒋介石还掌握全国政权,四八年的时候,那这些人同意参加政协了,那怎么到解放区来呀?当时应该说咱们地下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通过一些秘密的渠道,把这些人送到解放区。如果不能送到解放区的怎么办?他们就是被接到香港。香港,刚才我不是说了嘛,有个华润公司,华润公司出面就租了苏联的船,这几百人通过分成四批,当然有的就是民主党派的头面人物、领导人啦,还有一些是他们的家属,一共有四百多人,分四批把它们运到解放区。开始东北先解放,先运到东北运到大连。苏联的船在海上走,蒋介石的特务,就是知道这个船有咱们的代表,有参加政协的代表,他也不敢动。因为这是苏联的船。等到第三批、第四批,平津战役也打完了,四九年一月份,平津战役就取得胜利了,二月一号,当时四野就举行入城式了,所以这个时候,北平也解放了,就直接到北平了。到北京之后,一九四九年的六月召开了政协的筹备会议,筹备会议开得很成功,会议通过了几项重要的决定之后,就分成六个组,这六个组,分别的筹备这次政协会议的重要的文献,比如说有起草政协宣言。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这个宣言由谁负责?成立一个组,六个组中的郭沫若来负责,大家知道这是大文豪啊。然后要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那得有组织法,那这个组织法当时由谁来起草? 由董必武来起草。我想大家应该熟悉,但是知不知道他还是这个联合国宪章的这个签字的人呢,这个可能就不一定有人知道了。所以这共产党里面人才济济啊,如果有机会到美国去的话,你看看联合国宪章,还有咱们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的签名,所以由他来组织起草,他还负责起草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那他也是专家啊,虽然是领导,但他也是专家。这个政府组成了,依据什么来执政啊,现在我们是依据宪法,当时是政治协商会议,要通过共同纲领,所以共同纲领当时也叫临时宪法,也有这个历史,把它写成大宪章的,临时大宪章也相当于宪法。那这个由谁来负责?咱们共产党还有人才呀,那就是由周恩来负责,这里面还有一些。那就有谭平山负责的.这个国歌、国旗、国徽、国都、纪年,这是第六组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来决定这个问题。那这个组的组长是谁?是马叙伦,这是党外人士。郭沫若当时也是党外人士,基本上就是有共产党,有党外,有民主党派的同志,也有其他的各界人士,来做这方面的工作。那经过那三个月的筹备,到九月份的时候就召开正式会议了。
召开正式会议的时候,是由毛泽东那个主持,他做开幕词,开幕词讲得非常好,如果有人想了解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话,那我要把这个政协这个开幕词大家看一看,毛泽东这个开幕词里面啊,这次会议要干的事情都说明白了。
首先他说,政治协商会议要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体代表是同意的,人民代表大会有什么职权?现在咱们年年开人大,全国人大今年比往年晚了两个月。因为这个疫情的事情.每年基本上是三月份就开人大开政协会议,是吧?人大主要的职能就是国家立法,那他执行这个职能,那政协在这次会议上也是。还有咱们人大要选举国家领导人,所以这次政协会议也要选举国家领导人,选举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人。那这一点毛泽东在开幕词上,把它讲了之后,然后又讲要制定组织法,包括政协会议的,中央人民政府的,还有通过会议的纲领,还要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包括主席、副主席,政府的成员、委员,当时五十六个嘛。还有就是要决定当时叫政务院了,现在我们叫国务院,政务院的总理,还有最高法院的院长,当时是沈钧儒,民盟的这个负责人,他是副主席,张澜是主席,他这个副主席就当法院的院长,然后还有检察署,当时不叫最高人民检察院,叫最高人民检察署,罗荣桓担任这个职务。
这个会议还要选出来决定,同时还要制定国歌、国旗、国徽、国都,还有这个国家的年号。那毛泽东讲了这个之后,他又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是这么讲的: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做的事情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他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上面这些事儿,毛泽东给他概括起来了。后来也有一个这方面的文章。有人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际上毛泽东是在政协会议开幕词里面讲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这是在这个会上的这样一个情况。
所以我们真可以这样讲,这一代的代表,他们确实持有这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来参加国事的,来建立这样一个新中国的。再就是开辟咱们中国历史新纪元,可以支持建立新中国这样的情况。毛泽东做了开幕词之后,这里面一项一项的重要的事情都要讨论,都要通过啊,陆陆续续的二十一号开会,到二十七号就通过了组织法,通过了国歌、国旗。国徽,大家讨论当时没有通过,也就是说第一届政协四九年没有通过,什么时候才通过的?五零年开第二次政协会议的时候才通过,因为这个国徽当时的一些方案,大家看了之后,就是代表没有都同意,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那就没有选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方案来。所以这国徽到第二年开政协会议才通过,但是国歌和国旗当时就通过了。
这里面有一个事情也要说,当时的咱们共产党人确实是想建立一个人民的共和国,所以在开筹备会议,六月份开筹备会议的时候,就通过人民日报发出这个征集的广告,大家来提供方案,包括国歌,包括国旗,在讨论的时候,全体代表也是畅所欲言,五百多代表讨论到什么程度?就是选国旗这个方案的时候,当时有的方案,是红旗中间有一个黄杠,说是黄河,黄河是咱们母亲河呀,是我们文明发祥地,后来有代表了说这个不行,你在这个国旗上画一个黄杠,是不是要把国家搞南北两部分,所以也没通过。后来大家又反复讨论,后来就是上海的一个职员叫曾连松,他提供的方案,大家比较看好,看好之后,又讨论,他那原方案,有五星,大五星中间,有咱们党旗的标志,就是那个镰刀和锤头。 后来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说国旗和党旗还是要分开嘛,所以把这个大星里面的镰刀和锤头,就把它拿掉了,变成一个五星红旗。所以这样最后大家通过,二十七日通过。还有国歌在讨论的时候,大家深入到畅所欲言,深入到什么什么程度?有人说这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中国都建立了,这个歌词合不合适啊,还危险吗?这个歌作曲聂耳,是咱们共产党党员,当时就是共产党员了,田汉也是咱们共产党员,当时也是聂耳牺牲了,非常可惜。田汉参加这次政协会议,他在会上他也发言,也是让大家考虑这个歌词合不合适,他本人就是作词的,他就说合不合适。后来周恩来、毛泽东也参加讨论,说我们建立新中国了,我们还要建设新中国,所以咱们中华民族有这样居安思危这样的传统,所以这个歌词,还是可以的。后来就把这个《义勇军进行曲》,就作为代国歌了。现在是正式国歌,当时是代国歌,当时这些代表应该说,也都具有世界眼光,比如说年号,咱们中国历史上是习惯于这个,要起一个什么年号的,大家也都知道。就是远的不说,就国民党时期,还叫民国多少年?这个再往前,清朝的时候也是以皇帝的年号,什么康熙、乾隆多少年,后来又是光绪多少年,有的是宣统多少年。当时咱们这些代表们一致同意,就跟世界统一,就以公元来进行纪年。所以当年是一九四九年,那就是四九年。首都国都到底怎么定啊?那个时候这个国民党时期,国都是在南京,当时代表们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好多。有些代表本身就是历史学家,你看郭沫若是历史学家,还有这个范文澜,还有一些人,包括清华的、北大的一些教授啊,那也是通古博今的人。他们引经据典,很多人都不同意定都南京,畅所欲言嘛,有什么说什么。有的代表说,凡是在南京建都的,都不长,所以就不同意在南京建,那在哪建都?大家同意在北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通过的这个政协决定里面,是这样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定在北平,即日起把北平改为北京。
也就是说,原来我们叫北京,二八年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的时候,他把北京改称北平了,那北平又什么时候改回北京?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政协会议的决定。对,大家了解咱们国史的时候,这些事情也都要知道。因为可能你们回去学四史,就就给你们安排课程,安排课程,你可以在上面讲。还有就是下面交流,有些问题人家问到你了,你能不能给人一个合适的解释啊?这个我们在这里面就有的,就稍微给大家讲一讲.
咱们这些会议代表有眼光,有世界眼光,也开放,那确实是。如果大家有过亲身感受,那就更会感觉到这些代表们值得敬佩。二零一二年的时候,那时候还是马英九在咱们台湾省执政的。我们中央党校和他们那个国民党的那个相应部门,他们不叫党校,他们培养干部的机构叫发展研究院,跟他们发展研究院的教授,还有研究员,进行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因为我就是学历史的,就是学党史的,他们也有学历史,搞国民党史的,搞中华民国史的人和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流。也看了那个国民党的那个党史,党史就是国民党的党史馆,所以在看的时候,就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在交流的时候,我们感觉到非常不方便,比如一说就民国多少年,我就得给给他算加减法,比如说他二一年啊,还得这么来回加减,这才能搞清楚是哪年哪年。后来我就说你这多不方便,你就用公元多好,他说没办法,习惯了。习惯了就得这么用,不方便,他们也感觉到不爽。所以这样来看,咱们这个当年的这些代表们多有远见的,这样的搞的还是非常好的。
比如说现在搞北斗,得定时间,时间核心问题。要弄成一个年号,在这里面多少时间?那实际上整个交流通用的,就好。所以这是当时这些情况,那等到这个政协会议的二十九号这一天,共同纲领,还有组织法啊,也通过了。
第一届政协会议,三十日,这一天,就是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协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大家投完票,会议组织大家全体代表到了天安门广场,又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这个仪式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然而会场里面工作人员在紧张的记票,那个时候计票是比较麻烦的,一个名字的一个名字念,念了之后还要写“正”字,那也需要时间的,那全体代表就到了天安门广场,周恩来主持,毛泽东就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这个碑文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政协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所以这个碑也写上,是政协会议立了这个碑,纪念碑。毛泽东起草的内容是什么?
碑文内容: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说,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再然后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共产党是继承了中国革命的这样一个传统,是真正的继承人。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抗英,一直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我们中国对这个是都承认的,这段期间,为咱们民族、为咱们国家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和先烈是永垂不朽。这是做了这样一个非常重大的活动之后,大家树立纪念碑,是向先烈致哀,致敬啊,就是非常隆重的这样一个活动。这个活动进行完了,代表们也是怀着一种非常崇高的心情,敬仰的心情,回到会场之后,国家领导人已经选出来了,政协领导人也选出来了。选出来之后,会议又做一个决定,第二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在城楼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有一副油画,把当时的盛况还是表现出来。这个非常隆重,标志中国进入了历史新纪元。
如果从具体的情况来讲,有一些问题也是值得大家去了解的,比如说为什么下午三点钟举行开国大典?我们现在搞庆典都是上午九点、十点这个阳光最好的这个时候,那当时为什么搞到下午去啊?当时还得防一手,是什么?当时我们军事装备,比较落后。我们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的导弹,核武器,空军、海军,全都没有,所以还得防着国民党蒋介石的军队搞破坏。如果你上午进行的话,可能他有搞破坏的这样一个时间窗口。如果下午三点钟搞的话,他就是来了,他的飞机也回不去。而且北京的十月份,到这个下午五六点钟就天黑了,如果他飞机来没有地面的指挥,没有导航,没有什么的,那就回不去了。所以还要防着一手,应该说当时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了,比如说当时咱们看那个军史里面,已经说了就十六架飞机。十六架飞机当时为了这个检阅的时候,显得比较多的话,说还是周恩来给出的主意,说飞机跑得快,你再来飞一趟,就显得飞机多了嘛。所以当时是这样一个情况,那这个飞机是带弹的,能打仗的九架飞机是带实弹的,搞庆典的时候是不带实弹的,但当时为了防国民党的飞机,他就是亡命徒啊,他就不管死活了就要来,这些飞机还得随时准备参加战斗的。如果你把弹药卸下来了,参加完那个阅兵,你再回来再装弹药,怕来不及.如果有这个袭击的话,所以他就带这弹药,一直不离开这种战斗警报的。参加这个检阅,还有一些细节,应该说也挺多的,比如说这个聂荣臻是阅兵总指挥,杨成武具体负责,在天安门城楼什么位置安装上了高射炮,这些现在都有一些档案材料、会议材料,把这些情况都说了。总之,当时各方面安排还是周到精密,这次新中国成立的这样一个盛典,准备这个政协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所以这也预示着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后会发展的好.
这是新中国建立,我们说的是建立新中国,随后从四九年到五二年这段期间,应该说是新中国能不能奠基,能不能奠好基,能不能打好基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成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恢复国民经济。一说到这儿,还得说近代中国这个落后呀,一穷二白,穷到什么程度?当时咱们国家这个外汇,几乎就没有了,没有怎么办?当时是跟苏联借了一亿美元的外汇来,做一些非常必要的一些事情。国民党蒋介石,其他方面他是没有战略思考,没有远见。但是他对失败看的还是比较准。所以在咱们还没有去打上海之前,蒋介石就派军舰让蒋经国来负责把这个,当时咱们四大行,总部都是在上海,所以他把上海所有的黄金、银元,还有外币,主要是美元,当然还有一些英镑什么的,全都运到了台湾,给咱们留下一个空壳。 而且这些工作人员还得让咱们管。所以这个当时咱们是确实是非常非常困难,所以当时美国这个国家,现在这个中美关系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个时候美国是什么态度?有一个国务卿叫艾奇逊,就是当时的艾奇逊-国务卿,他写了一个报告,也叫白皮书,这个白皮书,里面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共产党虽然执政了,但是长不了,因为中国人养活不了中国人。他说这个观点拿什么来支撑?他就是说从清朝到北洋军阀到国民党蒋介石,都是这样一个情况,说共产党也这样,也解决不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养活不了中国人。
我想大家对《毛泽东选集》应该是还是都读过,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后五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唯心史观的破产,等等。这些全是毛泽东起草的,干什么?就是批驳这个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这个白皮书的。毛泽东讲啊,我们中国人是有志气的、有能力的,我们通过革命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建立起来。他讲这个新中国是什么样子?是人口更多,物资风宜、文化昌盛。就这样一个新中国,在新中国一旦建立,就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他的光焰普照大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大家现在写论文,语言都是要讲规范。你看毛泽东这论文,他写的这些,让大家建立起自信了。像咱们经常熟悉的,在这五篇文章里面的,他说你封锁吧,你封锁十年、八年,我们中国什么都有了,所以很有必要把这个文章看一看,这也说明当时那段历史,美国想封锁你,蒋介石也封锁,就把各种阴招、损招都用了,但是我们还是短短的三年时间把经济恢复了。
如果大家想想这里面的一些事情的话,有这样一些事情,比如说怎么战胜的上海那些投机商人,搞什么银元之战?两白一黑啊,还有股市、投机啊市场啊,这些事情,当时陈毅、陈云,他们是怎么把这些问题战胜的?
毛泽东当时知道把这个物价平抑了,他评价说,又是一次淮海战役啊。是把它当成这个生死决战的。所以国民经济恢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能够做到,是创造了发展奇迹的。那如果大家还想把这个事情说的更有趣一点,你们再查一查。比如说你再查一查,当年赵紫阳的时候八八年出现抢购风嘛,出现了挤兑,物价上涨,老百姓担心,怎么平抑物价上涨。当时赵志阳就是想找外国得诺贝尔奖金的人来给出招,人家就告诉赵紫阳说,你们这个四九年的时候上海平抑物价,这个经验,都是非常有名的案例,不用自己的人,还找他们干什么!
后来陈云当时也是忧国忧民,也跟赵紫阳说,后来把赵紫阳批评了嘛。当时有几条就这些情况。大家都可以看一看,所以这个恢复国民经济,真是非常不容易。大家可以把这方面的情况,作为这个案例来给大家讲一讲。
还有一个情况啊,大家也可以再翻一翻历史,大家都知道孙中山搞革命,应该说呕心沥血,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当上临时大总统了,但是为什么三个月就把总统位置交出去了?一般地讲,说咱们中国的资产阶级有软弱性,这是对的,确实是软弱性。那他为什么要软弱?如果他要是财大气粗的话,他还软弱嘛,就不一定软弱了。所以那个时候,孙中山能够管理的地方主要是上海、江浙这一带,他税收也好,什么也好,就是这一带,再往其他地方,他就没法统治,就没法延伸到那些地方,辐射到那些地方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他困难到什么程度?当时政府维持这个非常小的一个开支,都维持不了。大家看电视剧里面有个镜头,常年跟着他,不是同甘共苦的,不是同甘的,是共苦的一个人,就是宋庆龄的姐姐宋蔼龄,找他去,说辞职不干了。孙中山比较疑惑呀,说当年那么苦、那么危险的时候,你都不辞职,怎么现在要辞职啊?人家直接告诉他,说搞革命的时候,你不给开支就算了,现在都当总统了,还不给开支。孙中山他就困难到这个程度了。正常的开支都没法开支,维持不下去了,这是一个大问题。大家可以看民国史,里面有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记载,一些介绍。所以恢复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关系到新中国的生存问题,所以共产党是能够创奇迹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大家说解决这个问题,咱们讲历史,也得讲互相之间的联系,互相之间的关系,也要讲这个里面有这样一种交叉,因为什么?可以说咱们土地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搞革命的时候靠土地改革。淮海战役胜利,陈毅说是小车推出来的,那谁推小车啊?大家这样想,不还是咱们这个土改之后的农民去推嘛。没有实惠,没有利益的话,农民可以不去推啊,但是土改了。工作又做到位了。土改之后马上就告诉他,那共产党领导土改,把土地分给你们了。但如果蒋介石要回来,老蒋要回来,还乡团要来的话,你这土地就没了。那只要是个汉子,他有点儿血性,他就说那我得保卫自己胜利果实啊,我得为自己家,我也得去。你们需要什么吗?要参军,就参军就报名;让支前,那就支前。当然有那个耍滑头的。但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参加革命,参加军队,或者去支前,送粮什么的,都去做。等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咱们也是依靠这些土改之后的农民。
当时咱们国家原来说四亿人,实际上是不对的。咱们看新中国的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丛书有一本书,是原来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叫许涤新,他当主编的书。这本书里面对咱们国家人口的统计,四九年的时候,咱们已经是五亿四千一百九十六万人了,五亿四千多万,那个时候的五亿人,城市的人口有多少啊?才五千万,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的人在农村,当时四九年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是大量人口在农村的。如果搞土地改革的话,有百分之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都能够得到好处的,都能够受益的,关系到百分之八十的直接利益。那这样,大家想得人心者得天下,那你想保江山,你想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的话,那也得靠人民支持啊。所以共产党和人民能够紧密相连,不是喊口号就就能够实现的,必须得给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对这个土地改革,对百分之八十的人,应该说都有好处。那这么多人支持共产党,支持新政府,支持国家建设,支持恢复经济,那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这是土地改革这样一个事情。到五二年土地改革就基本完成了。而且在五零年的时候,咱们国家中央人民政府就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这是土地改革。
科技教育的发展,当时也抓得比较好,其中有一个涉及到很多人的,那就是扫盲,扫盲运动啊,现在咱们这个文盲的标准比较高啦,你得会电脑,不会就是文盲。将来人工智能在发展,移动网络的发展,你得会上网啊,否则就是文盲了。当时的文盲标准是很低的,识不识汉字。不识汉字,那就是文盲的标准。所以当时几亿人在这场运动中,这个应该说学到了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当时社会民生,少数人黄赌毒,是一个大的方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方面,就是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河南的同志,当时这些方面的情况不是太严重,但是长江流域,当时血吸虫病还有其他地方的霍乱,等等,这些流行病,北方有很多地方病,四川还有个地方有麻风病,咱们河北有个地方有非常严重的鼠疫,这是刚刚建国的时候,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也和这个是直接有关系的。比如说当时中央文件,政府的文件,里面要求大家洗手。劳动回来了,有的在农田里边劳动,那就要洗手,特别是长江流域有血吸虫病的地方,传染的地方,那就洗手就更重要了。
还要求大家喝开水,不能喝生水呀。对这些事情,都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人民这需要出发,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事情。当然还有一些比这个更重要的一些事情,今天没有那么多时间跟大家说了。这些事情,应该说确实是让人民感觉到翻身解放,这是一个新的国家,是一个新的为人民服务的的一个党,这样的一个政府。
当时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朝鲜战争,我们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为什么会出现这场战争?一九五零年的六月二十五,朝鲜内战爆发了,现在有的人,在网上经常说一些情况,大家也经常看到一些情况,但是有的说多了就自然而然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也要重新的去琢磨琢磨。美国说北朝鲜是侵略,也说中国抗美援朝是侵略,而且他当时有整个话语权,当时咱们国家没有进入联合国,联合国能够控制,而且在讨论朝鲜问题的时候,当时苏联又没有参加,在苏联没有参加的情况下,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联合国军了,来干涉朝鲜内政,那我们再想一想,朝鲜在亚洲,美国不远万里,他带了一些小兄弟,来打朝鲜,这本身不是侵略,是什么?所以这个情况有人老在这儿纠缠不清,这个大家从大的方面来了解这个问题。
我想原来国际秩序不合理,所以就造成这样一个情况,你美国凭什么就要干涉朝鲜内政,凭什么就要干涉咱们中国的台湾?凭什么就要干涉咱们中国的香港,你离你这么老远,你们有什么道理呀?对这些问题,咱们现在应该说,还是没有在话语权上占到优势,还是有世界上能接受美国的这样的一些东西。就像现在似的,咱们中国什么时候,到他那个加利福尼亚湾那边去看看,到美国纽约咱们军舰也来一个十二海里边缘上,去转一圈,咱们飞机也到那边去抵近侦查?咱们从来没有啊,但是世界能够接受中国威胁论,美国都到南海了,到咱们东海了,到黄海边上了,来抵近侦察了,这个航空母舰都进南海了,但是还说中国威胁,他美国不威胁。所以这个事情,可能还是真是需要咱们搞宣传的、搞理论的,看看怎么能把这个扭转过来,就是能够让真实的东西让人们接受,不能让他反复说这个东西,他就好像有理了,他总批评中国,不注意人权。他这个人权是做的最好的了?这场疫情,把这些东西都摆在全世界面前了,就这么一个事实。还有人认为,美国人讲人权,咱们中国连一百多岁的老人咱们都抢救了,连出生几十个小时的小孩,我们也照样不惜一切代价来进行抢救。美国那个感染达到了现在多少,好像六百多万,死亡已经十八万多了。我们这次全加在一起,感染人数也没到这一半儿,大概也就是九万多人吧,全国全都算上,连外输入的、从外国得了病,回国的,咱们都算上也就是九万多人。所以到底谁讲人权,这个事实都在这摆着,还有人就认为他们做得好。这是特朗普这个人他不可靠,他愿意撒谎就撒谎,他说他做的好,也就罢了,咱们中国人也有人跟他一样,说美国做得好,说中国做的不好。有些公知有些人像武汉的什么方芳啊,这些人就说咱们做的不好。
对这些事情确实是,抗美援朝战争也是这样,有一些事情人就是愿意为美国人说话。这场战争打得如何,咱们志愿军从鸭绿江边把美国十六国的军队,给他打回三八线了。这是什么?有人认为咱们中国还没取得胜利,还是美国取得胜利了。这些事情,都要大家都要思考思考。有的人说退一步说,就算咱们取得胜利了,但是说咱们中国是人海战术啊,是人堆出来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大家如果真要是想了解这些情况的话,到咱们这些部队里面,去了解了解真实的情况,当时咱们抗美援朝这些部队是在怎么打的仗啊?具体的东西了解了解,有些情况只有到这个实地去了解了,才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比如说上甘岭当时打的时候,美军那边的所谓的联合国军,那边的指挥是范弗里特,他是第八集团军的司令,当年是六十一岁,中将军衔,又是西点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二战的时候也是很出名的。咱们中国指挥是谁?实际上,这个兵团这一级的领导是王近山,王近山就是《亮剑》那个里面那个李云龙的原型,李云龙有他一部分的个人经历,但不全是这个王近山的经历,但是有一部分。因为这个王近山叫王疯子,他打了几个仗,他打仗这样,不讲规矩。进攻啊什么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是属于这样一个情况。那十五军的军长是秦基伟,他就等于是前线指挥,十二军的副军长李德生,带了一个师,帮助这秦基伟,这个十五军一仗名扬天下。现在这个军还保留,咱们好多军都改了,它这个军还保留,就是空军、空降兵,空降兵军还是十五军,那这一仗里面,打的时候应该说确实打出了咱们的军威,这一仗起到一个什么作用?美国人感觉到失望了,没有取胜的可能了,就不打了,就取得这样一个作用。
这个就是枪对枪,刀对刀,就这么打。如果大家要是还想了解情况,你看那个电视剧《亮剑》里面有个什么镜头?打这个日本鬼子的时候,那个大队,后来李云龙说,挖坑道挖过去,挖战壕挖过去,然后离敌人近三四十米的时候,然后撇手榴弹把敌人打掉。实际上,大家想一想,还是沿用这个战术,那个时候挖的是战壕,那个时候发展了、进步了,又挖坑道,对方的炮弹,打过来也也没有问题。所以这是有一些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个部队还是陈赓的部队,第四兵团,这个王近山是副司令,陈赓是司令员。
当时陈赓回国汇报说,咱们在朝鲜战场上吃亏啊,可是咱们工程不行,军事工程不行,跟毛泽东和周恩来提。毛泽东周恩来就告诉他说,那你就去办这个工程院校去吧,让他到哈尔滨去搞军事工程学院去了,所以代司令王近山来指挥,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情况,那他干了这一仗,应该说打出军威打出国威,成为联合国军的伤心地。
我看这个时间太快了,有些详细的情况就没法说了,再说一件事,大家了解到咱们这个志愿军这个指挥也好,基层这些士兵也好的情况。大家了解这个情况啊,我想还是有那个比如说秦基伟在指挥的时候,范弗里特在指挥的时候出现一个什么现象啊?大家如果你们愿意查手机的话,一会下课,你们查一查,范弗里特基数,这个人就是打炮,往咱们志愿军的阵地上开炮,打多少基数,那个照片也有,堆积如山的炮弹壳,这是他的战法,然后步兵上去,夺取咱们志愿军的阵地。等到后来咱们反攻的时候,秦基伟也是打炮,打了炮之后,美国大兵按照条例,这个时候步兵跟上了,所以他的这个步兵就全都上阵地上去了。秦基伟指挥啊,就没有让咱们步兵冲锋,没让咱们军队冲锋,而是让延伸的炮火再回来,再落到美军的阵地。
大家想美国兵他上阵地了还有活的吗?所以后来这个范弗里特,他们写回忆的时候,就说上甘岭这一仗,他打败了,说这个秦基伟不按常理出牌。他找这个理由,失败就失败了,找什么理由,找一百个理由都能找,他就说你不按常理出牌,他哪能你炮火延伸还回来。他就是说这个他不理解,但是这个来看,咱们这个就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还有什么?秦基伟没上过学呀,放牛娃出身的,到部队了,到他参加红军了,才开始学习文化,他这个人非常用心,后来就是天天写日记,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就天天写日记了,就总结战争经验。像这样的人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当然他这个在战场上,跟那个教条化的人,那是没法相比。所以后来秦基伟当政协委员,来当国防部长。十五军这个上甘岭,是这样的。当然有这个既有政治意义,又有军事意义,这是这样一个情况。
好了,这个咱们就讲到这儿,经济恢复、土地改革完成,科技教育发展,民生改善,抗美援朝战场稳定在三八线。就在这个时候,共产党也是因势利导,抓住机遇,继续把咱们新中国的建设往前推。那咱们共和国的历史也进入到这个时候,
这个课件图片是什么?是美国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旁边有一个韩战纪念园,这个韩战纪念园里面有一个碑,石碑上刻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人数,有阵亡的美军五万多,联合国军六十二万,有负伤的联合国军一百零六万,美军十万。有被俘的美军七千多,联合国军九万多。有失踪的美军八千多,联合国军是四十七万,这个包括,韩国军队加起来是二百二十多万。这个想说明什么?有人说这个咱们是人海战术,牺牲人多。但是我们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全部人员,全部人员包括志愿军,包括工人,包括民工,包括司机,汽车司机、铁路司机,还有医务人员,还有文艺工作者,所有牺牲的加一起是十八万。负伤的,有两个数,前期五大战役的时候大概有三十多万,后期还有三十万,所以整个咱们损失是七十多万。加上朝鲜战争的损失,朝鲜战争咱们损失比较多一点,一百多万人,那么也没有联合国军损失的多。
原来美国是不公布这个的,什么时候才公布?苏联解体了,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了,所以九一年以后,国会做出要修韩战纪念碑的决定,随后他们准备。美国不像咱们中国,咱们中国说干个事儿,马上就可以干起来,美国又要设计又要招标,又要什么的,整个过程到九五年,九五年开始建,九六年建成。但是有一些人,包括咱们有一个中国人对这个感到惊讶,后来说美国人把算术搞错了,我想美国人不至于这么损,连小学算术都搞错。如果这么损的话,怎么能成世界科技第一强国呀?!
这么多方面美国都是世界第一,而且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非常重视宣传。你看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搞了多少大片,体现美国军人也好,将军也好,包括巴顿、艾森豪威尔,电影拍的多好,他是非常注重这个宣传,跟越战失败了,也不搞宣传,很遗憾。朝鲜这场战争的电影大片儿,美国他几乎没有,所以这里面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我把这个观点提出之后,有人就说美国有这个朝鲜战争的片子,举出来一个两个,后来一看这是什么片子,这是他美国反思战争有没有必要跑这么老远去为了朝鲜,为了韩国,去打这么一场战争,牺牲了这么多美国人,他们是反思的电影。
对这些情况大家也从多方面来进行了解。那这个过去了,从五三年开始搞全面现代化建设,具体就是一五计划,这个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想了解的更详细一点,大家看一下。《周恩来传》,《陈云传》。因为一五计划主要是他们两个人。总的来讲,苏联帮助我们一百五十六项,我们自己配套了七百多项,一共是九百二十一项重点工程。以这九百二十一项重点工程,以这个为基础,实际上打下了咱们中国现代化或者说工业化的基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原来就是一个农业国,那现在就开始逐步的工业化。
当然这里面也有好多事情值得我们讲,没有时间跟同志们说了。这个时候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制度两方面,都是五三年开始,五三年搞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这个作为基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先开县一级的,然后开省一级的,再开全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一九五四年九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起草的宪法,经过全国人民讨论,提出一百多万条意见,然后又修改,又一读、二读、三读,当时就是政协会议讨论,中央人民政府讨论,中央委员会讨论,中央政治局讨论。认为可以了,提供给一届人大来进行代表来讨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征求全国人民意见,提前几个月征求,一百多万条意见,再整理,然后提供给代表大会。这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里面规定,成为咱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也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规定,现在根本制度是人大制度。基本制度是三个支撑嘛,一个是政协,一个是民族区域自治,一个是基层民主。宪法里面都规定了,一九五四年九月份召开一届人大,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五三年进行经济制度的建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五六年完成。
所以经济制度应该说基本建立是五六年,随后就进入到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