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党课讲稿:思政教育小课堂引领社会大课堂1
2025-09-20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党课讲稿:思政教育“小课堂”引领社会“大课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呈现了历史逻辑的必然性,又体现了理论逻辑的科学性,更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创新性,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历史逻辑:党领导思政教育的优良传统

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思政教育,推动其与实践结合是党领导思政教育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为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让广大有志青年将党的理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沃土,为中国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这一时期,我们党在陕北公学开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众运动等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民众活动、军事演习等实践;在抗大开设马列主义概论、党的建设等课程,组织知识青年学员到工厂、农村进行实习考察。这种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做法,为后来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实事求是,将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思政教育的根本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对思政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正式纳入管理;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通过制定教学大纲、设置合理学时、提供实践经费等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党与时俱进地探索和丰富实践育人的方式,持续完善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