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打造“品质交通”着力提升城市主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出行难、停车难、交通拥堵是“城市病”、“肠梗阻”,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作出强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众所周知,交通拥堵是一个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难题,且呈愈来愈严重的态势。治理交通拥堵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打造“品质交通”已显得越来越迫切。
宝塔区是革命圣地延安的主城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迅猛,据2022年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6.76万,城镇化率61.97%。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截止2023年7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38390辆,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约2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同比增长6.51%,驾驶员保有量764281人,周增长约1000人。反观,市区内道路资源的增速明显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速(机动车年均增长率11%,道路里程增长率1.45%),导致市区内“人、车、路”矛盾凸显,发展下的“城市病”愈加突显。如何突出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着力打造“品质交通”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主城区交通情况
受延安“三山两河”地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科技设备投入、交通参与者文明意识等因素影响,道路交通总体处于“持续高负荷”状态,主次干道、学校、医院、车站等周边区域交通压力很大,中心街、二道街、师范路、延河东路、七里铺大街、火车站、市医院等重要路段,在早晚高峰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如遇节假日和雨雪天气,拥堵情况加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