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延川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2025-09-07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延川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落实,着力把延川打造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治理先行区,按照在主题教育中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我将延川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作为重点调研课题,走遍了黄河流经的所有乡镇,走访了部分重点村和重点企业,实地查看了产业发展、退耕还林、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情况,总结工作成效,发现问题短板,提出改进措施。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县域基本情况

延川县位于黄河中游段,陕北黄土高原东部,距延安市80公里,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相望,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西北与子长市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全县东西长74.25公里,南北宽51.5公里,辖7镇1街,163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61万人。延川光热条件良好,光照充足,日平均气温11.1,年日照时数2404.6小时,无霜期201天,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延川自然景观壮美,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的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延川文化底蕴深厚,黄河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独具特色,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延川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著名的作家县,培养了以路遥、史铁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作家。延川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2966万吨、煤炭3937万吨、岩盐1113亿吨、天然气储量500亿立方米、黄河砂储量4.3亿立方米。延川是革命老区县,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1427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川插队落户,与延川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二、工作进展及成效

近年来,延川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严格执行黄河保护法和相关规划,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在规划引领、生态环保、污染防治、产业转型、文化赋能上狠下功夫,全力打造黄河中游生态保护治理先行区。

(一)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科学规划引领。成立由县委书记和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延川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聘请专家团队高质量高标准编制了《延川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任务,科学谋划了重点项目161个,总投资918.37亿元,已累计启动实施了68个项目,总投资269.7亿元。2023年,研究制定了《延川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并委托专业智库公司新谋划储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4个,总投资6.32亿元,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5.04亿元,已全部推送至省发改委。

(二)坚持对标补短,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严格落实林长制,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造林与种草相结合、人工营造和自然封育相结合,统筹推进人工造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植被快速恢复。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7.38万亩,全县林草湿地面积达到213.64万亩,森林蓄积量150万立方米,林草覆盖率达到70.38%。二是持续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坚持梁峁沟坡塬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草坝综合治理,先后实施了丰柏胜、梁家河、高家沟等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探索出“山峁缓坡修梯田、陡坡山间种林草、沟道打坝造良田”的水保生态综合治理模式。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建成淤地坝14座,兴修高标准农田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平方公里。三是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现有寒砂石中型水库1座,黄河引水南河调蓄水库1座,袁家沟小型水库1座,累计建成各类小型供水工程459处,新增供水能力1200立方米。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农田水灌溉利用系数达到0.572,规模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5%以上,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8%。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