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防线担当实干——关于云南曲靖统计造假、黄冈黄梅违规吃喝典型案例的心得体会
(一)扭曲政绩观动摇发展根基,必须坚守实事求是生命线。
曲靖统计造假案中,地方政府为追求虚假政绩,公然干预统计工作,强令企业虚报产值、代填代报数据,甚至印发违反《统计法》的文件,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严重失实。此风不止,危害无穷:其一,误导决策。虚假数据如同“毒瘤”,使上级决策部署、区域发展规划失去真实依据,可能导致资源错配、政策失效。其二,破坏生态。29家企业遭受重罚,11家被纳入失信名单,严重挫伤企业投资信心,损害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其三,透支公信。政府公信力是执政基石,统计造假行为严重削弱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警示我们,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必须坚决摒弃“数字出官”的错误思想,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黄梅县违规吃喝事件发生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性质极其恶劣。副县长组织多名干部聚餐饮用高档白酒,导致县委常委猝死,事后竟集体瞒报、篡改记录,县委书记默许纵容。这绝非简单的作风问题,而是对党的纪律规矩的集体性蔑视和公然践踏,是责任链条全面断裂的恶果。其危害不仅在于造成干部猝死的悲剧,更在于严重污染政治生态,助长“破窗效应”。这如同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领域,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何责任悬空、监管缺位,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将责任担当刻在心上、扛在肩上。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