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XX市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推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聚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夯实统筹保障基础
一是强化财力保障。紧盯202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的目标,加强收支运行分析和调度,依据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和税源结构特征科学分解收入计划,注重财税联动,进一步加强与税务、自然资源局、住建、公安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提高支出效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将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贯穿2025年预算编制全过程,出台《关于印发XX市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指标量化全市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情况。按照“只减不增”原则,2025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35亿元,“三公”经费预算与上年持平,水电费按上年年初预算的5%压减了633万元。三是用好债券资金。健全专项债“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机制,落实浙江省2025年专项债“自发自审”改革要求,1-5月省财政厅共下达我市新增专项债限额XX亿元,目前已发行8个专项债项目,发行金额4.43亿元。出台《XX市防范新增隐性债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举债融资行为。
(二)坚持巩固与提升并举,支持经济企稳回升
一是政策引领促发展。大力推进“两新”政策,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群众受益”的原则,切实做到政策与资金精准衔接,让优惠落到千家万户。截至5月底我市已获得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资金XX万元,已兑付XX万元,兑付率为90.01%,列绍兴市第二位。围绕XX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依托“越快兑”平台推进“1+9”普惠性政策兑现,1-5月已兑现政策奖补资金XX万元,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57.42%。二是政府投资抓项目。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加强与发改等部门及项目单位联动,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向上申报省重点项目,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按照“轻重缓急、合理急需、量入为出”原则,安排2025年预算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学校整体提升、运动场改造、档案馆建设、烈士纪念馆改建等29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三是政府采购优服务。通过提高预付款比例、鼓励免收履约保证金、推行“政采贷”等方式,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1-5月我市中小企业中标项目金额占比达97.94%。推进远程异地评标,率先完成绍兴市首例长三角区域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项目,1-5月我市作为主场实施异地评标项目8个,总预算金额约XX万元。
(三)坚持普惠与兜底并举,推进共同富裕建设
一是共富建设持续加力。积极开展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试点实施,优化完善贷款利息贴息和补助政策,1-5月全市累计走访扩中家庭33600户,已授信2040户,贷款金额达XX万元,有力支持扩中家庭创业就业、生产经营、就医就学等需求。持续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战略投入力度,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XX万元,用于和美乡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河湖建设奖补等。支持提升XX市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安排财政补助资金1573万元用于推进机械粉碎还田、灌水杀蛹、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等。积极提升粮食生产潜力,截至5月底已兑现2025年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XX元,惠及农户16.41万户。二是社保投入不断夯实。健全卫生健康医疗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院前急救能力。兜底帮扶困难群体,提高困难群体补贴标准,加强孤困儿童和特困供养对象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补助从XX元/月提高到XX元/月。切实防范因病返贫致贫,1-5月“暖心无忧”基金共补助XX万元,惠及6943名困难人员。构建“老有多养”社会保障体系,安排养老补助资金XX万元,同比增长24%,主要用于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及高龄津贴发放,乐龄中心、乐龄之家、老年“爱心食堂”的建设与运营等。出台《XX市养老服务“爱心卡”实施方案(试行)》,安排XX万元补齐失能老人照护等短板,惠及15.7万人次。重点保障就业领域资金,1-5月下达各级财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XX万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00人。及时拨付稳岗留工政策兑现,1-5月共兑现招工奖励XX万元,惠及全市315家企业。三是科教事业快速发展。持续加大科技领域的投入,2025年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达XX万元,同比增长5.71%,主要用于科技政策扶持资金兑现、科技发展专项补助、科技平台建设等。不断强化人才政策激励作用,2025年1-5月全市共兑现人才政策资金XX万元,同比增长9.71%。落实财政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2025年1-5月教育支出达XX万元,用于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严格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