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5-08-10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围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既是落实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对照党章党规检视自身、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政协工作者,结合近期参与的基层调研、委员联络和对作风建设的持续观察,我深切体会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非“小事”,而是关乎民心向背、影响发展大局的“大患”;力戒“两风”也绝非“一阵风”,而是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持久战”。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为何必须戒”“问题在哪改”“怎么长效治”三个层面,谈三点认识和思考,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深挖思想根源,认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堵是党和人民的“隔心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这一论断直指要害。从基层实践看,“两风”问题之所以屡禁不绝、反复反弹,本质上是思想认识“总开关”松动、宗旨意识“根须”弱化的结果,具体到我们县里,我梳理出三个“直观痛点”。

其一,“留痕”重于“留绩”,把“痕迹”当“政绩”。上周三到XX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我随机走访了3个行政村。在东头村村委会,看到墙上挂满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类台账,红皮文件夹足有半人高,翻开却发现:产业项目进度表停留在3个月前的“筹备阶段”,民生实事清单里的“修灌溉渠”只写了“已申报”,却没有施工照片或村民签字确认;村支书无奈地说:“上级考核要‘痕迹管理’,每个月要报3份台账,还要留影像资料,我们白天跑田间、晚上补台账,有时候为了拍一张‘干部入户’的照片,得追着老乡磨半小时。”这种“为留痕而留痕”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工作扎实”,实则是把精力耗费在“纸上作业”上,让群众感觉“干部在做表面文章”。

其二,“表态”多于“行动”,把“会议”当“落实”。今年4月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后,我跟踪了解部分乡镇的落实情况。某山区乡镇当天就召开了“传达贯彻会”,分管副镇长照本宣科读了30分钟文件,最后只提了一句“各村要重视”;直到6月进入主汛期,该镇仍有2处地质灾害点的警示牌未更新,1座漫水桥的防护栏锈蚀严重。后来才知道,会议记录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代笔的,所谓“研究部署”只是“念稿子、拍照片”。这种“会上热乎、会后冷乎”的现象,暴露出部分干部把“传达”当“落实”、把“部署”当“完成”的惰性思维,最终损害的是群众的信任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