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某某书记、某某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某某县委、县政府,就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一汇报交流。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深化认识,扛牢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有效衔接的“方向盘”
某某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做好今年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某某作为曾经的国定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得艰苦卓绝,脱贫成果来之不易。我们深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必须扛稳扛牢的政治责任,是推动某某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全县28万人民特别是脱贫群众期盼的庄严回应。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谋划推动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我们清醒认识到,今年是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更是成果巩固的“大考之年”、乡村振兴爬坡过坎的“关键之年”。任何松劲懈怠、麻痹侥幸的思想都是危险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高频次研究部署,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层层动员,引导全县上下深刻认识到:
守牢底线是前提。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是政治任务,是头等大事,须臾不可放松。某某山区面积广,自然灾害易发,部分脱贫基础还不够稳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必须紧而又紧、实而又实。
富民增收是核心。乡村振兴,关键看乡亲们的腰包鼓不鼓。必须紧紧扭住产业和就业两个“牛鼻子”,依托某某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赚。
城乡融合是路径。顺应人口流动和乡村演变趋势,既要立足乡村自身发展,更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我们着力提升县城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集聚能力,同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特别是吸引人才、资本、技术“上山下乡”。
集中连片是方法。某某山多地少,资源禀赋差异大。我们坚持“点线面”结合,不撒胡椒面,聚焦优势区域和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打造示范带、集聚区,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提升。比如,我们重点打造“伏牛山乡村旅游度假区”、“伊源河谷特色种养产业带”。
作风能力是保障。打好收官战,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过硬作风、扎实工作推动各项部署在某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力打好有效衔接的“组合拳”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市委部署的关键环节,结合某某实际,狠抓落实。
(一)严防死守,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防火墙”
我们深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防返贫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
织密动态监测“一张网”。在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定监测标准基础上,结合某某山区特点,将因灾(地质灾害、洪涝)、因病、因产业失败等风险点纳入重点关注范围。优化“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网格化走访”机制。线上,整合医保、民政、残联、教育、应急、人社等部门数据,建立风险预警信息库,实行周比对、月分析。线下,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小组长、网格员“前哨”作用,结合“周二走访日”、“党群连心”活动,常态化入户排查。今年以来,新识别监测对象XX户XX人,均第一时间纳入帮扶。
下足精准帮扶“绣花功”。对监测对象实行“一户一档一专班”,逐户分析风险类型、发展需求。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
产业帮扶“造血”:优先将监测户嵌入乡村旅游产业链(农家乐用工、土特产供应)、特色种养产业链(食用菌、中药材代种代养、订单收购)、社区工厂(藤编、服装加工等),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参与1项产业,今年新增XX户通过产业帮扶消除风险。
就业帮扶“稳岗”: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某某”建设,开展“订单式”“靶向式”培训(如乡村旅游服务、民宿管家、特色种养技术),提升就业技能。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县内重大项目用工、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多渠道安置。目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达XX人,占劳动力总数的XX%,人均务工收入同比增长XX%。
综合保障“兜底”:对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创新“防贫保”扩面提标,有效化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致贫风险。今年以来,发放各类保障金XX万元,理赔防贫保险XX万元。
压实责任链条“不悬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政治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县直单位包村、党员干部联户制度。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纳入年度考核和巡察重点,对因责任不落实导致返贫的严肃追责。今年以来开展专项督查X轮,整改问题XX个。
(二)强基固本,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