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市委书记在全市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会议讲话
2025-08-10 | 阅读:160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市委书记在全市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的工作要求,总结我市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协同作战,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资源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的副县(市、区)长,以及各乡镇(街道)相关工作负责人等。刚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加强耕地保护的战略意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耕地保护,不仅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角度看,加强耕地保护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亿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数量减少的压力持续加大,2024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亩,虽然通过占补平衡补充了同等数量的耕地,但部分补充耕地质量不高,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据测算,每亩高标准农田平均增产粮食公斤,而我市目前高标准农田占比仅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就是在巩固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更加凸显了保障国内粮食供给的重要性。只有守住耕地红线,才能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二)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角度看,加强耕地保护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市部分地区存在耕地土壤酸化、盐碱化问题,2024年土壤检测显示,县镇耕地酸化面积达亩,占该镇耕地总面积的%;区乡盐碱化耕地面积亩,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加强耕地保护,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和生态修复,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良种良法、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措施,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例如,我市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推广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4年小麦平均亩产达到公斤,较周边非高标准农田区域增产*%,农民亩均增收*元。

(三)从维护生态安全角度看,加强耕地保护是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保障。耕地不仅是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的生态要素,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我市地处平原,耕地在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利用耕地,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河流域因耕地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面积亩,淤积河道万立方米,影响了河道行洪和生态功能。加强耕地保护,实施轮作休耕、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能够恢复耕地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能够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和土壤环境。2024年,我市在县实施轮作休耕亩,减少化肥使用量吨,农药使用量吨,周边水体中氮、磷含量较上年下降*%,生态效益显著。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