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党政风党员干部牢记5把戒尺增强4大定力思想教育党课讲稿
2025-08-09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党政风党员干部牢记5把戒尺增强4大定力思想教育党课(讲稿)

干部的行为有边界,权力的运行有规范。公职人员肩负重任,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记自身职责,规范言行,避免突破底线。近年来,一些公职人员因贪腐、失职或违反纪律被查处,根源就在于心中缺少“戒尺”,行为失去了“定力”。

中央明确要求,广大公职人员要始终铭记“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并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确保在思想上不偏航、在行动上不越轨,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履职尽责。

01、心中常怀5把“戒尺”,守住行为底线

第一把戒尺:法律的戒尺

法律是公职人员行为的最低底线。如果把权力比作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百姓,也可能因滥用而伤害群众利益。

近年来,许多落马干部的忏悔材料中都提到,“忘了法律的底线,才一步步走向深渊”。某地一名领导干部,因违规插手工程项目谋取私利被查处。

起初,他觉得只是帮朋友“打个招呼”,后来逐渐发展到暗中收受巨额贿赂。法律的戒尺一旦被抛之脑后,贪欲便会失控,最终害人害己。

第二把戒尺:纪律的戒尺

纪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红线。一些干部认为,违反纪律只是“小事”,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然而,纪律往往是腐败的“防火墙”,一旦破坏,问题就会全面失控。

某单位一名干部,因违规接受管理对象宴请被查处,进而牵出背后利益输送的腐败链条。看似不起眼的“小错”,实则是违背纪律的“大忌”。

第三把戒尺:制度的戒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