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社区普通党员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查摆清单及整改措施
2025-08-02 | 阅读:160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2025年社区普通党员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查摆清单及整改措施

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照“五个进一步到位”标准,本人通过自我剖析、组织生活会互评、广泛的群众意见征集等方式,深入查摆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形成查摆清单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着力提升政治素养和服务能力,为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将党的理论与社区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查摆原则

1.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自身的进步和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际成效:聚焦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3.坚持群众路线,接受各方监督: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组织和社会的监督,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重要标准。

4.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不仅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作风建设水平。

5.坚持知行合一,确保整改实效: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把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实际行动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的自我革命认识方面

问题表现

1.理论学习“浮于表面”:参加组织生活时,存在“人到心不到”的现象。2024年有3次党小组会发言准备不充分,发言内容缺乏深度和针对性,未能充分结合社区实际和自身工作进行思考。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内容掌握不牢,在测试中成绩仅为75分,反映出对党纪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细致。撰写心得体会存在“网上摘抄”现象,缺乏个人真实感悟,没有将学习内容与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未能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2.整改落实“打折扣”:2024年承诺的“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事项仅完成60%,帮扶工作缺乏持续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关注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解决情况。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次数未达承诺标准,存在“突击补记录”情况,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志愿服务的初衷,也反映出对社区工作的不重视和不负责。对支部指出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问题整改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整改的决心和行动。

3.创新意识不足:在社区治理中习惯“老办法”,对“智慧党建”平台使用不熟练,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面对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主动作为不够,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提出的意见建议大多停留在“应该怎么做”,缺乏具体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无法有效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

原因分析

1.政治站位不够高,对党员身份认同感需加强:没有从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足,缺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学用结合不紧密:学习缺乏规划和系统性,没有将理论学习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导致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3.进取精神有所减退,存在“过得去”思想:满足于现状,缺乏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动力,对工作的要求不高,存在“差不多就行”的思想,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党性修养锤炼方面

问题表现

1.政治敏锐性不强:对社区微信群中个别不当言论未及时制止,缺乏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敏感性和警惕性,没有认识到不当言论可能对社区和谐稳定造成的影响。参与组织生活时批评与自我批评“辣味不足”,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不敢直面批评,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支部工作建议多停留在“希望加强”等层面,缺乏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2.斗争精神弱化:面对小区违建问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缺乏担当精神和斗争意识,没有从维护社区公共利益和居民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在业委会选举中回避矛盾,未主动化解分歧,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回避态度,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和社区的和谐稳定。对身边不良风气提醒纠正不够坚决,缺乏对不良风气的抵制和斗争精神,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宗旨意识淡化:走访群众存在“完成任务”心态,2024年有2次走访时间不足15分钟,走访过程中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缺乏对群众的关心和关爱。对结对帮扶对象实际困难了解不深入,没有真正做到“精准帮扶”,帮扶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主动性不强,缺乏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原因分析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