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以案为镜正衣冠扎根基层守初心——参加全市在职县处级干部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某某市社会工作部部长
2025-08-02 | 阅读:160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以案为镜正衣冠扎根基层守初心——参加全市在职县处级干部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

(某某市社会工作部部长)

7月x日下午,我有幸随赖有常书记、窦小军市长及各位市领导一同走进楚雄州新时代廉洁教育中心。那一个个曾经身居要职、如今身陷囹圄的熟悉面孔,那一句句声泪俱下、追悔莫及的沉痛忏悔,犹如一记记重锤,猛烈敲击着我的心灵;更像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无情剖开了思想蜕变、行为失范的病灶根源。特别是赖书记在现场讲授的廉政党课,深刻剖析的“五大警示”和掷地有声的“五个决不能”要求,字字千钧、振聋发聩。这不仅是一次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更是一次深刻检视自身、反思工作、校准方向的宝贵契机。

作为新组建的社会工作部部长,我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社会工作部承载着加强基层治理、服务民生福祉、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使命,直接面对群众,服务对象多是困难群体、特殊人群。我们的每一项政策落实、每一分资金使用、每一次服务提供,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此次警示教育于我而言,不仅是对个人党性的淬炼,更是对社会工作领域如何筑牢廉洁防线、践行初心使命的深度叩问。结合社会工作部的职能职责和某某实际,谈几点刻骨铭心的体会与思考。

一、深悟“五大警示”内核,筑牢社工领域“为民务实清廉”的根基

赖书记剖析的“五大警示”,直指腐败问题的本质,也精准点中了社会工作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社会工作部虽不直接掌管“大项目”、“大资金”,但点多面广、贴近基层,同样面临着“微权力”寻租、“微腐败”滋生的风险。我们必须从警示中汲取教训,将其融入社会工作全链条。

警示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滑坡,必须筑牢思想根基。剖析的案例警示我们,信仰迷茫、初心蒙尘,必然导致方向迷失。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线阵地。反思社会工作领域,个别人员可能存在“服务就是施舍”、“岗位就是饭碗”的模糊认识,缺乏“为民爱民”的真挚情怀和坚定信念。如何确保社工队伍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本色?我们将: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铸魂。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民生工作、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社工队伍教育培训的首课、必修课。依托市委党校、社工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结合某某恐龙文化公园“科普+公益”、金山古镇“文脉传承与社区营造”等本地实践案例,开展沉浸式、场景化教学,引导社工深刻理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二是深化宗旨意识教育。组织社工深入困难群众家中、社区治理一线,开展“换位体验”、“民情恳谈”活动,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真实呼声,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擦亮为民初心。三是选树宣传“最美社工”典型。深入挖掘宣传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优秀社工事迹(如长期服务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倾力帮扶残疾人的“贴心人”),用身边榜样激励队伍坚守信念。

警示二:纪律规矩意识淡漠必然导致行为失范,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案例中无视纪律、突破底线的惨痛教训,深刻揭示了规矩意识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涉及低保、特困、残疾人补贴、慈善救助、公益项目等多类民生资金和资源分配,虽是“小”权力,却关乎“大”民生,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反思当前工作,我们在政策执行的规范性、资金监管的精准性、服务流程的透明性上,仍有提升空间。我们将:一是织密制度笼子。系统梳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的工作流程和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某某市社会工作部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社工服务项目廉政风险防控指引》、《社会组织评估监管办法》等制度,明确操作规范和禁止性条款。二是加强纪律规矩教育。将党纪国法和部门规章制度纳入社工岗前培训、在职教育的核心内容。邀请纪检监察干部、审计专家进行专题授课,用发生在民政、社保等领域的“微腐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每一位社工都清楚“红线”在哪、“雷池”勿越。三是推行“阳光社工”。在村(社区)全面公开各项惠民政策、救助标准、申请流程、发放结果。探索利用“某某社工”微信公众号、村(居)务公开栏等平台,定期公示民生资金使用、公益项目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