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我市在打击治理电诈工作中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全市打防电诈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公安局、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通信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县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以及各区县公安分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刚才,市公安局、*区人民政府、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通信管理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亮点,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打击治理电诈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纽带,推动公安、金融、通信、邮政、教育、民政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数据互通、行动联动,深入开展“断卡”“断流”“拔钉”“斩链”等专项行动,全力挤压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打防电诈实现“两降两升”,即:涉网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8.3%,财产损失同比下降22.6%,破案数同比上升35.7%,累计返还被骗资金同比上升42.1%。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部门的辛勤付出和密切协作,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一)多部门联动机制高效运转,形成打击合力。自我市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以来,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了数据共享、线索互通、行动联动。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形势,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难题。公安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牵头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加大案件侦办力度;金融部门强化账户管理和资金监测,及时拦截涉诈资金;通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清理整顿涉诈号码和线路;邮政管理部门严格寄递渠道管控,严防涉诈物品流通;教育、民政等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对特定群体的宣传教育和防护。例如,在资金拦截方面,市反诈中心与全市23家银行建立了“线上+线下”快速响应机制,银行驻点座席、资金分析专班、跨省协查组同步响应,大大提高了资金拦截效率。今年5月12日,县居民*某向市反诈中心报警,称遭遇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先后向5个陌生账户转入资金85万元。市反诈中心立即启动大额案件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推送止付申请,同时联动账户所在地反诈中心实地处置,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对38个涉诈账户的冻结工作,成功拦截资金72.3万元,最大程度减少了群众损失。据统计,今年以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共组织召开联席会议12次,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36个,推动各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8次,形成了强大的打击合力。
(二)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打击效能持续提升。我市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先后组织开展“断卡”“断流”“拔钉”“斩链”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精准打击涉诈违法犯罪活动。在“断卡”行动中,公安、金融、通信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非法买卖“两卡”(手机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从源头上遏制电诈犯罪蔓延。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涉“两卡”违法犯罪案件1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5名,缴获手机卡3200余张、银行卡560余张,关停涉案手机号1800余个,清理违规银行账户850余个。在“拔钉”行动中,我市聚焦境外回流涉诈人员,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加强线索研判和落地核查,坚决把涉诈“钉子”拔掉。截至目前,共抓获境外回流涉诈人员42名,破获关联案件78起。在“斩链”行动中,我市针对电诈犯罪链条的各个环节,实施全链条打击,先后打掉涉诈犯罪团伙45个,其中“跑分”洗钱团伙28个、虚假引流团伙12个、技术支撑团伙5个,有力摧毁了涉诈犯罪网络。例如,今年3月,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管部门,成功打掉一个利用POS机“跑分”洗钱的犯罪团伙。该团伙以区某商贸公司为掩护,非法收购他人银行卡和POS机,为电诈犯罪团伙转移资金,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经过一个月的缜密侦查,警方在市、*省等地同时开展抓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扣POS机160余台、银行卡230余张、手机45部,彻底斩断了这条为电诈犯罪“输血”的黑色链条。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60起,同比上升35.7%;抓获犯罪嫌疑人1250名,同比上升28.9%,打击效能持续提升。
(三)技术反制能力增强,预警拦截成效显著。为提升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警拦截能力,我市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反制体系。市反诈中心整合公安、金融、互联网等多方数据资源,建立了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涉诈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了对涉诈线索的精准识别和提前预警。同时,我市引入AI技术,提升预警精准度与覆盖面,联合通信管理部门及运营商开展源头治理,日均拦截封堵诈骗APP、域名、短信10万余条。今年以来,全市共发送预警信息320万条,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2.8万名,避免群众损失约3.5亿元。在资金拦截方面,我市创新推出“双保险”策略,线上通过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快速推送止付申请,线下联动账户所在地反诈中心实地处置,大大提高了资金拦截成功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冻结涉诈账户1.2万个,冻结资金4.8亿元,累计返还被骗资金1.2亿元,同比上升42.1%。例如,今年6月15日,区居民*某遭遇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向3个陌生账户转入资金120万元。市反诈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通过技术手段追踪资金流向,发现其中60万元流入某省外银行账户。由于该银行线上止付响应较慢,市反诈中心立即联动账户所在地反诈中心,启用紧急通道直联银行风控部门,最终成功将60万元全额保全。另外60万元中,有15万元被实时拦截,45万元分流至25个二级账户,市反诈中心迅速向8家银行出具止付文书,仅用38分钟就完成了对25个账户的冻结工作,最终拦截资金58.6万元。
(四)宣传防范广泛覆盖,群众防骗意识不断提高。我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反诈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防骗识诈能力。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公安、教育、民政、金融等部门,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举办讲座、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电诈防范知识。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五进”宣传活动23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万份,张贴宣传海报5万余张,举办讲座86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200余万人次。同时,我市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渠道,发布反诈知识、典型案例、预警信息等内容,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市公安局“平安*市”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反诈文章,阅读量累计达500万次;抖音账号发布反诈短视频320条,播放量达1.2亿次。此外,我市还推动各行业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反诈宣传活动。例如,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反诈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市银保监分局指导各大银行在营业网点设立反诈宣传台,向储户宣传电诈防范知识;市民政局结合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反诈宣传进养老院”活动,重点防范针对老年人的电诈犯罪。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防骗意识不断提高,主动举报涉诈线索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今年以来,群众举报涉诈线索420条,据此破获案件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9名。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诈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作案方式更加隐蔽,打击难度持续加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诈犯罪手段不断升级,AI换脸、AI变声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诈骗更加具有迷惑性,群众识别难度增加。二是部门协同配合还不够紧密,数据共享不够充分,存在信息壁垒。部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打击治理工作的整体效能。三是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宣传防范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单位对反诈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覆盖还存在盲区。四是涉诈资金追查返还难度较大,部分案件由于资金流转快、涉及范围广,导致资金追查困难,返还周期较长,群众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