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在全市志愿者队伍集中培训班上的讲话
2025-07-26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全市志愿者队伍集中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的关键时期,我们举办这次全市志愿者队伍集中培训班,既是一次凝聚共识、提振精神的思想动员会,更是一次提升能力、夯实基础的专业培训会。志愿者是文明城市的“形象大使”,是社会治理的“流动细胞”,是民生服务的“温暖力量”。近年来,全市120万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扎根于基层一线,在疫情防控中逆行而上,在文明创建中担当作为,在扶贫帮困中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城市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文明底色。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围绕“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这一主题开展培训,就是要让大家在思想上充“电”、精神上补“钙”、能力上赋“能”。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志愿者工作的时代内涵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志愿者工作的时代价值,切实增强做好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志愿服务是精神传承的“接力棒”,彰显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德尚善、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从“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文关怀,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是雷锋精神的当代诠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在去年的抗洪抢险中,全市3.2万名志愿者闻“汛”而动,连夜奋战在堤坝加固、群众转移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红色堤坝”;在今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志愿者们每天早出晚归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让城市颜值和气质同步提升。这些凡人善举,不仅温暖了民心,更凝聚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社会正能量。我们要把志愿服务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抓手,让文明之花在X大地常开常艳。

(二)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的“润滑剂”,夯实基层基础

当前,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人口老龄化、利益多元化带来的治理挑战日益凸显,单靠政府“单打独斗”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在扶弱助困、矛盾化解、文明倡导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比如,X社区组建的“银发调解队”,年均化解邻里纠纷80余起,成为基层治理的“金招牌”;X高校志愿者团队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通过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让2000余名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温暖。实践证明,志愿者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公开讲话”。我们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