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区组织部长在‘三新’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三新”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期“三新”党建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交流工作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推动我区“三新”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新”组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党建工作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区域发展大局。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大家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把“三新”党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筑牢思想根基,凝聚“三新”党建强大合力
只有筑牢“三新”党组织书记的思想根基,才能确保“三新”党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深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建设基础
思想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理论的清醒保证政治的坚定。“三新”党组织书记要带头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为党建工作开展筑牢思想根基。一是丰富学习内容,拓宽理论视野。要组织“三新”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同时,结合“三新”领域特点,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不断拓宽理论视野,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实效。改变过去单一的“你讲我听”学习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和党建动态;线下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党组织书记授课。还可以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让学习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检验学习成果,促进学用结合。定期组织理论测试、学习心得交流等活动,检验“三新”党组织书记的学习成果。建立学习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他们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三新”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在企业党组织中,要运用党的理论指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学习常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时间、内容和要求,确保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将学习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考核体系,对学习认真、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敷衍了事、学习不力的进行约谈提醒。
(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信仰之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三新”党组织书记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为“三新”组织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定期组织“三新”党组织书记参加党性教育培训班,学习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让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组织“三新”党组织书记到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精神。通过红色教育,让他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三是开展主题活动,强化信念认同。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党日、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三新”党组织书记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在活动中,让他们深刻感悟党的伟大成就,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四是注重实践锻炼,坚定必胜信心。组织“三新”党组织书记参与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实践锻炼,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明确政治方向,把准党建工作坐标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三新”党组织书记要深刻认识到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始终把准党建工作的政治坐标。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三新”党组织书记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三新”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三新”组织发展的全过程,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二是增强政治定力,应对风险挑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三新”组织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三新”党组织书记要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言论,确保“三新”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健康发展。三是贯彻党的决策,落地生根见效。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工作要求,结合“三新”组织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三新”组织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立健全贯彻落实情况督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四是严守政治纪律,规范言行举止。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不做有损党的形象和利益的事情。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四)强化思想引领,汇聚发展奋进力量
思想引领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新”党组织书记要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团结带领“三新”组织中的党员和群众,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奋进力量。一是宣传党的政策,凝聚思想共识。通过会议、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三新”组织中的党员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他们了解党的主张和意图,凝聚思想共识。针对“三新”组织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二是弘扬时代精神,激发奋斗热情。大力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宣传“三新”组织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激发党员和群众的奋斗热情。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践行时代精神,为“三新”组织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加强思想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关注“三新”组织中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三新”组织的和谐稳定。四是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健康发展。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鼓励党员和群众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强企业文化、社会组织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促进“三新”组织健康发展。
二、建强组织体系,筑牢“三新”党建坚实堡垒
组织是力量的源泉,体系是工作的保障。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三新”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能为“三新”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化组织设置,实现覆盖全面有效
合理优化的组织设置是确保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要根据“三新”组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一是摸清底数情况,精准掌握实情。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进行全面摸排,详细了解其数量、规模、党员人数、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等情况,建立健全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对台账进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创新设置模式,适应发展需求。根据“三新”组织的不同类型和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行业统建等多种方式设置党组织。对于党员人数较多、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要单独建立党组织;对于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要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对于流动性较强的新就业群体,可依托行业协会、平台企业等建立党组织。三是动态调整优化,确保覆盖质量。定期对“三新”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组织发展变化、党员流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和设置形式。对于因经营不善、人员变动等原因导致党组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要及时进行整顿或撤销;对于新成立的“三新”组织,要及时跟进党组织组建工作,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无遗漏。四是理顺隶属关系,便于管理服务。明确“三新”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原则上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跨区域、跨行业的“三新”组织,要明确主管单位,确保党组织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三新”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工作。
(二)建强骨干队伍,提升党建工作能力
骨干队伍是“三新”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要着力建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党建工作的骨干队伍,为“三新”党建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一是选优配强书记,发挥引领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熟悉党务工作、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党员担任“三新”党组织书记。鼓励从企业管理层、社会组织负责人、业务骨干中选拔党组织书记,也可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三新”组织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党建指导员。二是培养后备力量,储备人才资源。建立“三新”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注重从优秀党员、业务骨干、青年职工中选拔培养后备力量。制定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帮带等方式,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党组织书记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加强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三新”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党务培训,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务工作实务、政策法规等。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务专家、优秀党组织书记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发挥党员作用,争当先锋模范。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引导“三新”组织中的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攻坚克难、建功立业,以党员的示范引领带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三新”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