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书香机关建设征文:《俗世奇人》读后感
近几日,夜晚闲暇读《俗世奇人》,不时畅快大笑,若是剧场表演有如此的精彩,我必不顾斯文,“弹”起身拍手叫好!
我欢喜作者句读间——简明幽默、一语中的的“味儿”,更喜欢这一群市井奇人——明德弘道、义利兼顾的“劲儿”。
品“味儿”
1994年,冯骥才先生所写的《苏七块》《酒婆》等7篇短篇小说在《收获》杂志“市井人物”中刊登,2000年陆续加入《刷子李》《泥人张》等11篇,因人物俱是晚清民初天津卫码头各色奇人异事,2008年,这18篇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俗世奇人》。而后,作者又两次再续,这本书就又多了两个版本,36篇的叫作“足本”,54篇的叫作“全本”。
我读的是“足本”。
正是阅读激发的浓厚兴致,不仅使我没有放过书上的每一个字,还翻阅了它的“前世今生”。
这是阅读的余“味儿”,吸引人的还数阅读的趣“味儿”。
《俗世奇人》虽题中带“俗”但并不流俗,既似“话本小说”,取材市井、无奇不有,又似相声捧哏逗哏、嬉笑戏谑,但又不完全与它们相同。他各取所长,“收拾”了口语中的枝枝蔓蔓,剔除了市井故事中的神仙鬼怪、风花雪月,人物形象朴素、真实,语言叙事词准、句短,无处不显精练劲道。
拿开篇之作《苏七块》来讲。两张纸的篇幅,作者自绘的插图还占去了一页,篇幅奇短,如何写活一个奇人?最先考验的是切题的功夫。开篇他是这样写的: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