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在党校2025年xx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专题报告
2025-07-20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党校2025年xx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专题报告

很高兴应邀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作报告。首先,我代表全国政协和王沪宁主席,向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有关方面长期以来对全国政协及办公厅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各位老师和学员致以崇高敬意。根据中央组织部对报告选题的要求和本期中青班课程安排,我今天向大家汇报交流的题目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推动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人民政协的职能随之有所变化,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而是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关心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和第二、三、四届名誉主席,周恩来同志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第二、三、四届主席,邓小平同志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同志担任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除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外,还有一大批德高望重、善于做统战工作的同志担任全国政协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加强对人民政协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及其他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政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席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70周年和75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每年出席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政协党组工作汇报;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开、闭幕会,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十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十个坚持”深刻总结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特点规律,深刻分析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时代方位,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工作原则、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7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系统集成和创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

下面,我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谈三个方面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党的领导制度具有统领地位,其他一切制度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健全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1948年4月30日,党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正确主张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热烈响应。同年5月5日,旅港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李济深、何香凝等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联合发出《响应***“五一”号召的通电》,认为***“五一”号召“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随着解放战争顺利推进,各界民主人士纷纷北上,汇聚解放区。1949年1月22日,抵达解放区的各界民主人士发表《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表示“愿在***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表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后,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75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历史。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民政协,也没有今天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生动局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越是坚强有力,人民政协的民主团结就越是广泛有效,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优势作用就越能充分彰显。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