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2025-07-19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落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知》精神,是压实主体责任、拧紧纪律螺丝的具体行动。我认真对照整治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开展了全流程、全环节、全时段的自查自纠,进一步增强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夯实了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学细照,提高对违规收送问题警觉敏锐

专项整治启动以来,我紧扣“严”的主基调,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研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市有关制度规定及系统内部纪律要求,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反复学习、融会贯通,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思想上的再校准、认识上的再深化。

一是厘清界限,守住人情往来的分寸感。

在日常交往中,正常礼尚往来与隐性行贿只有一纸之隔。尤其是在节假日、婚丧嫁娶等敏感节点,稍有松懈,就容易从“人情互动”滑向“权钱交易”。唯有把握尺度、明辨边界,才能不被关系绑架、不被“情分”裹挟。

二是警惕侵蚀,认清潜移默化的风险点。

一张卡、一盒茶,看似价值不大,却是“糖衣炮弹”的隐形变种。一旦接受,便是埋下隐患、留下口实,久而久之必将瓦解党性原则,造成作风滑坡,成为“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陷阱。

三是洞察根源,警醒思想滑坡的始发点。

违规收送行为的背后,是对纪律规矩的淡漠和对权力运行的放任;其根子在思想、表现在作风、发酵在生态。整治的目的不仅是清除“显性行为”,更要铲除“隐性土壤”,祛除“近利心理”和“小节无碍”思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