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6篇)在法律援助工作培训班上的发言材料汇编
以首善标准夯实法律援助发展基础
x市在加强法律援助保障能力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主要包括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法律援助基础保障、落实税收政策等三个方面。
一、坚持党建引领,厚植为民理念。
x市法律援助工作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首善标准,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法律服务全过程,体现党的执政为民理念。近三年,全市xx家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x.x万余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xx亿余元,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构建“党建+法律援助”的服务模式。通过党建培训强化法律援助队伍的政治意识,确保服务过程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坚持政府采购中考察法律服务机构党建情况,在法律咨询及援助服务岗位设置“党员先锋岗”,在处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群体性纠纷中党员律师冲在前面,使困难群众深刻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是实现法律援助机构设置全覆盖。x市建立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四级法律援助实体平台网络,其中市级法律援助中心x家,区级法律援助中心xx家。同时,依托街乡镇建立xxx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社区(村)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近xxxx个,在全市各级公检法机关和监狱、驻京部队共建成近xxx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组织机构全覆盖。
三是深化队伍建设,夯实人才保障。x市始终将法律援助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的关键来抓,目前,全市xx家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到xx.xx%,公职律师占比xx.xx%。同时将“内部管理”升级为“行业共治”,强化优质法律资源赋能,市律师协会设置法律援助专业委员会,律协各专业委员会xxx余名委员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建设专家智库,吸纳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的资深律师和法律援助人员等。
二、持续强化保障,筑牢服务根基。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投入”的多元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兜底民生需求。x市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市、区财政预算保障,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效保障了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自xxxx年起,x市法律援助中心率先在全国通过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选择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法律援助,此举得到财政部充分肯定。
二是调整援助补贴标准,确保基础服务。积极与市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修订《x市法律援助补贴办法》,并根据案件所处不同阶段科学设定阶梯式补贴标准,确保法律援助经费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三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事业,依托x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广泛募集社会资金。先后启动实施“惠农公益法律服务”“x市生态涵养区公益法律服务”等近二十个法律援助公益项目。
三、落实免税政策,释放制度红利。
为保障法律援助法正确实施,鼓励律师更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使法律援助免税政策落实到位,x市通过创新完善政府采购、开票办税和补贴支付工作联动机制,实现了法律援助补贴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双免征”,极大提升了法律服务人员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效。
强化“四个保障”做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近年来,xx省司法厅强化“组织、队伍、经费、制度”四个保障,构建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x.xx万件、提供法律咨询xx.xx万人次、挽回经济损失x.xx亿余元,多次受到司法部表彰。
一、强化组织保障,高位推进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xx省委、省政府连续xx年将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实事。省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对各市(州)政府开展法律援助事项的评价体系,司法厅按季度调度和通报各市(州)开展情况,将法律援助打造成了xx服务保障民生领域的“金字招牌”。
二是完善法援机构。实现了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全覆盖。
三是延伸服务站点。在乡镇、村(社区)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全覆盖设立了法律援助点。xx是劳务输出大省,在省外x籍农民工集中地设立xx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货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探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xx个。
二、强化队伍保障,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配齐配强法援工作人员。二是充实法律援助服务队伍。在省本级遴选xxxx名律师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库,在全省各市(州)以市级为单位组建xx个法律援助律师库。联合高校、群团组织和法律服务机构发展法律援助志愿者xxxx名。三是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按照法律援助“全员参训”的目标,xxxx年开展培训xxx场次。四是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
三、强化经费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压实市县财政保障责任。针对过去个别市县财政对法律援助资金保障不到位的问题,在制定法律援助民生实事考核指标中,对市县两级财政匹配资金提出了最低保障额度,并随着经济发展适度调增。
二是规范法律援助补贴标准。联合财政厅出台《xx省法律援助补贴办法》,综合考虑办案往返距离、案件难易程度等因素,新调整了补贴标准。同时,严格经费管理,制定《xx省法律援助中心经费支出审批管理办法》。
四、强化制度保障,推动高效发展。
一是建立x渝两地法援协同制度。将修订《xx省法律援助条例》纳入x渝两地人大协同立法重点项目,采用“小切口”立法方式,对法律援助法的规定进行细化,实现x渝两地法援事项范围一致、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情形一致、经济困难标准“互认”、法律援助案件协同办理。
二是建立经济困难标准认定制度。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制定《xx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与核查办法》,为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认定工作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