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党课讲稿:全地域建设美丽中国的图景与探索
2025-07-14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党课讲稿:全地域建设美丽中国的图景与探索

2023年12月27日,《***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强调:“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展现大美西部壮美风貌、亮丽东北辽阔风光、美丽中部锦绣山河、和谐东部秀美风韵,塑造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建设板块。”全地域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不仅标志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升级,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2024年7月18日发布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美丽中国建设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提出要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4年7月31日,***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协同转型的重要任务,并强调,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实行科学规划和先行先试,从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一协同转型任务的提出无疑为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域覆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全地域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济发达地区向绿色发展高地迈进。秉承先行先试的原则,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朝着绿色发展高地迈进,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其中,京津冀地区通过积极推进污染协同治理,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长江经济带则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也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超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欠发达地区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为防止贫困地区继续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超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的绿色转型路径,助力贫困地区从“贫困—污染”的陷阱中突围,并引导其走上了绿色脱贫之路。自2012年起,我国的脱贫攻坚行动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底线目标,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发展等措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例如,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当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来源。这些措施使得我国贫困地区成功超越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所描述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形成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道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