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2025年XX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研判报告
一、总体评价
稳中有进,挑战犹存,亟需精准赋能
2025年,XX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总体呈现“班子结构基本合理、运行机制初步规范、重点工作有所突破、群众基础总体稳固”的运行态势。班子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化解矛盾纠纷、落实惠民政策等方面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展现了较强的执行力与一定的凝聚力。然而,对标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高标准与新形势下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班子在政治引领的穿透力、攻坚克难的锐气、创新发展的活力、服务群众的精细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亟待系统研判、精准施策、全面加强。
二、深度剖析
多维透视班子运行实况
(一)政治建设与核心引领:根基稳固但“火车头”效应待强化
1.理论武装与实践转化:班子能够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维护上级决策部署权威性上立场坚定。例如,在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但学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上热下温”现象,部分成员对理论的消化吸收、转化运用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将其内化为谋划本村发展的清晰思路和破解难题的具体方法,“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痕迹较重。如何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村民听得懂、愿意跟的“村言村语”和务实举措,是提升政治引领实效的关键。
2.核心作用发挥: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班长”,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上发挥了主导作用,威信较高。但在激发班子整体活力、凝聚最大共识方面尚有提升空间。部分委员存在依赖心理或“等靠要”思想,主动思考、担当作为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未能完全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二)履职能力与工作实绩:守成有余而“破局”之力待激发
1.推动发展能力:在守住底线任务上表现稳健。粮食生产保持稳定,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运转,未发生规模性返贫。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有改善,去年完成3条组级道路硬化,新建垃圾集中分类点5处。然而,在激活内生动力、培育增长极上亮点不多、后劲不足:
产业发展瓶颈凸显: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虽尝试引入大棚蔬菜和特色果树种植,但受限于技术、市场、品牌等短板,规模小、效益低,未能形成稳定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赖资源发包和上级转移支付,来源单一且可持续性差,今年预计收入XX万元,离“强村富民”目标差距显著。村民张大爷直言:“干部们辛苦是辛苦,可地里刨食的老路子,啥时候能让咱腰包真正鼓起来?”
资源整合与创新不足:对返乡创业人才、本土乡贤、外部市场资源等挖掘利用不够,缺乏有效整合和对接平台。在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引入适宜本村的“小特精”产业项目上,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有力。对数字乡村、电商助农等新业态反应迟缓。
2.乡村治理效能: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惠民政策落实较为公平公正。网格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矛盾摸排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成功化解了多起因宅基地、田地边界引发的邻里纠纷。但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预见性水平不高:
“三治融合”深度不够: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流于形式。“积分制”管理等创新手段推广运用不足。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老旧,成效有限。德治引领缺乏有效载体和榜样带动。
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待提升: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部分脱贫户返贫风险、新形态社会矛盾(如网络诈骗、土地流转纠纷新形式)的敏感性和处置能力需加强。应急处突预案的针对性和演练频次不足。
(三)运行机制与决策规范:框架初立而“高效协同”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