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X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07-14 | 阅读:160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X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X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厅党组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美丽X市建设为牵引,聚焦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守牢安全底线,强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X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一)全面加强和深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5年2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度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要求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始终秉持基层优先的原则,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全面履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X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贯彻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纪违法行为,强化警示教育,形成强大震慑力,努力营造一个政治清明、风气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

二、聚焦环境质量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一是强化协同治理。充分发挥市大气污染攻坚工作指挥部平台作用,完善“1+8”组织架构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提升大气污染协同综合治理质效。加强对工业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等多污染源的协同管控,形成治理合力。二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大对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如XX分局将工业涂装、铸造等涉VOCs排放行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及时更换吸附剂、催化剂等耗材,加强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三是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统筹开展“车油路企”行动,常态化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链条管理体系。XX分局强化执法监管,对柴油货车后处理装置及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使用情况进行同步检查,以建筑工地为管控重点,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禁高区监管、尾气抽测等工作,全力削减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四是有效遏制臭氧污染。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精准的策略部署,全面加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管控措施。XX分局采取了提升企业治理污染的能力、开展针对重点领域的专项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而实现了对臭氧污染的有效遏制。在提升企业治污水平方面,坚持监管帮扶并重,深度挖掘工业企业减排潜力。在重点领域专项监督检查中,加大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督促加油站做好设施日常维护,并针对加油站错时卸油以及汽修厂错时喷漆等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从源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五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X市蓝”成为城市亮丽名片,为市民创造了更加清新宜人的空气质量。

(二)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一是保障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以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为重点,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环境监管,强化水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加大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力度,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考核要求。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巡查和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排污口,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三是积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建设美丽海湾为契机,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海湾水质持续改善。同时,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对沿海工业企业、港口码头等的监督管理,有效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以期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三)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实施先行区建设。我们致力于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探索土壤污染防治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强化对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有效防止土壤污染。二是重点推进建设用地污染治理修复。以重点建设用地污染治理修复为核心,加强对污染地块的管控和修复,确保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我们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对列入名录的地块,严格限制其用途,督促责任单位开展污染治理修复工作。

三、促进绿色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