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市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上的点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狠抓落实,奋力开创xx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刚才,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绍刚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特别是聚焦财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的运行保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xx而言,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当前,xx正处在加快融入滇中新区发展大局、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落地、优化资源配置,还是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都迫切需要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定心丸”,是最强的“助推器”。只有政府带头依法行政,才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法治环境。区域发展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法治环境的竞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广泛共识。企业投资兴业,最看重的是规则是否透明、竞争是否公平、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必须通过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让企业家在xx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这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通过法定程序规范权力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直接关系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是否公平公正。只有政府依法行政,才能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肯定工作成绩,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聚焦重点任务,勇于担当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依法行政意识持续增强。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成为必经程序,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显著增强。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提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执法随意性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持续强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政务公开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审计、财政、统计等监督作用有效发挥。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财政领域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取得显著成效:
预算管理法治化水平提升。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流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近年来,我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提升,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政府采购监管持续规范。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完善内控制度,推进“阳光采购”。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化平台,实现采购全流程在线监管,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去年我市政府采购节约资金率达X%,体现了依法监管的成效。
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防控。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严格遵守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规范PPP项目等方式,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目前我市政府债务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债务结构持续优化。
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落地。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坚决不收“过头税”。持续优化税费服务,简化办税流程,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快享,切实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2023年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X亿元。
财政监督效能不断彰显。强化财会监督主责意识,聚焦重大财税政策落实、重点民生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和纪律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包括财政领域的法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