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区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07-06 | 阅读:1608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区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上半年,区民政局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民生福祉,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关注“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用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特色亮点工作

推进老中医院“芳华康养中心”改造。项目已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和初步设计,已获批超长期国债资金XX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1.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召开区银发经济发展大会。3月18日,区银发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养老机构负责人、高校专家学者、银发经济相关行业企业家代表齐聚XX,共同探讨银发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会上“芳华”养老品牌发布,银发经济发展战略合作项目、抗衰老功能性食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12个银发经济优质项目签约;出台《XX区银发经济政策汇编》。围绕银发经济产业链招引集聚、养老事业提质扩容、消费场景培育应用、财税金融支持、专业人才培养激励、土地与用房保障等领域,逐步推进银发经济集群化、品牌化、品质化发展。

2.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养老服务扶持政策的若干措施》,完善了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标准,实施养老服务人才补助政策,有效提升了机构养老服务质效。

3.分解落实年度养老服务领域民生实事项目。2025年养老服务民生实事项目涉及设置1个基层适老生活体验中心、改造提升6个社区助餐点、改造提升16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目前基层适老体验中心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与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预计7月开工。青藤花园、日新社区、海影社区、嘉陵江社区等4个助餐点已完成改造提升,大同社区助餐点6月改造完成,芳华颐养中心助餐点12月改造完成。16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改造提升已完成2家,其余在11月底前完成。

4.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居家上门服务制度,今年以来上门服务老年人32.7万人次。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对入库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每周4次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机制。

5.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南通市XX区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整治工作专班,根据区纪委安排,将“尊老金发放管理”作为养老资金“小切口”破题整治内容。加强养老机构监管,按照“一场所一体检一评估”的要求和“排查—交办—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机制,开展了多轮养老机构全覆盖安全检查。

6.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委托海鸿集团联合南京铭正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养老机构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围绕养老机构安全风险防范、服务质量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方面进行授课,提升机构负责人职业道德、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置等能力。

7.规范发放尊老金。今年以来发放尊老金XX万元,惠及老年人59161人。

(二)加强儿童关爱工作。

1.保障困境儿童权益。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将困境儿童排查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与残联、医保、司法等部门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将与残联数据比对掌握的新增残疾人情况与相关部门提供的婚育状况进行比对的结果以及医保部门反馈的医疗费用自费超过2万人员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各个区镇,通过村(居)儿童主任、社工、网格员等发挥铁脚板精神,逐一入户调查,将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困境儿童“应保尽保”。截至目前,XX区困境儿童中有散居孤儿12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0人;重病、重残儿童466人;共计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经费XX万元。

2.多源比对基础信息,摸排流动儿童情况。由区民政局牵头,联动公安、教育、卫健、医保等部门,建立流动儿童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机制,将跨县域居住满6个月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流动儿童纳入监测范围,通过每季度与公安办理暂住证信息、教育部门非户籍入学信息、医保信息以及残联新增残疾人信息等数据实时比对,动态掌握流动儿童的迁移情况,确保流动儿童的相关数据及时更新,不因流动而“流失”。截至目前,全区共摸排流动儿童22757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