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履行纪委组织协调职责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摘 要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提出了纪委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基本内涵,自觉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纪检监察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 廉政建设管理 纪委组织职责 监督理念
一、党风廉政建设概述及其重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这是证之古今中外兴亡历史的一个铁律。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社会稳定、民族发展、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把反腐倡廉建设毫不动摇地进行下去。
党风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而腐败的存在必定严重损害党风。腐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权谋私,反映到思想作风上,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反映到学风上,就是不思进取、专营私利;反映到工作作风上,就是搞形式主义、虚假政绩;反映到领导作风上,就是搞官僚主义、任人唯亲;反映到生活作风上,就是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反映到文化意义上,腐败是对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否定,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否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员的党性的一项重要途径,在新时期党内改革与保守、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党性原则与经济原则、艰苦奋斗与贪图享乐、严肃党纪与淡化党纪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的思想矛盾的冲突,会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对光大党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党的宗旨、理想、纪律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促使党员进一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党员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格局赋予纪委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新时期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纪委定位为“组织协调”,并不意味着纪检监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降低了,工作任务减轻了,而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一般的工作部门和单纯的办案机关,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综合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好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一是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根据上级的部署和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反腐败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协助党委、政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落实反腐败任务提供组织保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正反两方面典型,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主动与有关部门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加强对所属单位反腐败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积极依靠群众参与监督检查,形成党内外监督相互结合的监督体系,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
近些年来,我们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过程中,积极履行职能,不断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一方面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从全局上、整体上加强组织协调,保证反腐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方面紧紧围绕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突出重点抓好组织协调,在宣传教育、查处案件、加强监督和执法监察上发挥合力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三、紧密结合实际,精心部署反腐倡廉工作任务
反腐问题不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理论化内容,必须紧密结合事假,精心部署反腐倡廉的工作任务。
首先是要分层面、分重点、分目标开展党风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近几年来我公司通过定期组织专题会议、办学习班、收看电教片、印发《建设工程处廉洁文化手册》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反腐倡廉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会议中分批分层的对不同岗位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以及普通员工进行阶段性教育。在处级领导人员中开展以“忠诚事业、承担责任、艰苦奋斗、清廉奉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科级干部中开展“提升能力,保质保供”党性教育活动;在基层员工和重点岗位人员中开展“规范做事、诚信做人”的岗位廉洁教育。促使广大员工珍惜岗位、勤奋工作,讲责任、讲感恩、讲奉献,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维护企业和集体利益。
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风险梳理与防控,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主要领导需坚持“一岗双责”,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继续推行任务分解、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考核奖惩五项制度,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抓好生产经营工作,又要对党风建设、质量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护稳定负有管理责任。
三是重点开展采购岗位人员的工作作风与规范,规范效能监察内容和程序,不断提高监督监管效果。今年,我公司重点开展业务人员管理效能监察,做到合理规范采购流程,杜绝工作中疏漏环节,避免造成经济损失,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四是认真查办审理信访案件,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逐步强化预警防范功能。加大信访案件查处力度,建立纪检监察与人事、财务、审计部门的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和监督事项督办机制,形成了办案合力。对违纪违规问题不回避、不手软,一方面与检察机关联合办案严肃处理违法案件,共同维护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防控措施,规范管理流程,杜绝发生类似问题。同时注重从专项检查和效能监察工作中发现信访案件线索,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警示谈话、廉洁承诺的方式进行预警防范。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坚持做到“四不放过”,即:发现案件线索不放过,不查清案件事实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五是借鉴学习兄弟单纪检监察工作好的经验和方法。通过教育学习增强廉洁文化的感召力,环境熏廉增强廉洁文化的熏陶力,活动宣廉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读书养廉增强增强廉洁文化的向导力,亲情助廉增强廉洁文化的辐射力,制度固廉增强廉洁文化的约束力。顺应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形势在教育方法上变集中教育为分层次的因施教;变单一性传统教育为多样化现代教育,变被动式为互动式的主动方式。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更富有渗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内部监督与约束。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监督模式来实现有力、有效的内部监督的长效机制
四、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强化监督和管理
搞好干部监督,是强化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转变干部作风、选准用好干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客观要求。要在引导党政廉洁自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干部监督和管理工作、转变干部作风,着力防止干部队伍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障。
领导干部要转变监督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按照“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的原则,从源头上下功夫,着力强化干部的自我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监督和干部用权行为监督,使广大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监督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护和保护干部的重要途径。
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纪检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近年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在不断完善,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变法和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首先存在的问题是干部队伍管理缺乏专业性。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主动和和质量。其次,管理体制缺少实效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上级机关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才能担当起反腐倡廉的重任。合理设定轮岗交流年限,要求干部在某个岗位上工作满期后必须轮岗或交流。凡进入纪检监察机关的,无论是担任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都必须具备纪检监察干部资格,不能单纯只依靠组织任命等途径获得。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还必须自觉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不断提高自我抵御腐蚀的能力。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办案规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断提高依法执纪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有案必查、违纪必究。要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积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各自的合法权益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1.吴乔:纪检监察工作与国有企业和谐建设[J];民营科技;
2. 2.黄琦: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N];中国航天报;
3. 3.迟连翔:中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 4.王世恒:新中国石油工业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D];大庆石油学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