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历史自觉、宏阔的理论视野、坚定的文化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两个结合”时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形态,是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自我革新和超越所塑造的“新生命有机体”。从概念基点出发,循实践之迹、溯学理之源、答世界之问,梳理明晰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深入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这一重要范畴。
实践维度: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
新的文化生命体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交汇交融中,在中华文明发展更新与现代转型的历程中生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形态上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着文明形态的更新与转型,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生命和现代力量,催生和发展了新的文化生命体。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要将其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来观照。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人民物质财富不断充裕、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赓续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完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根本性扭转,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也推动了中华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和推动现代文化建设的中国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文化生命体初现雏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一时期,我们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模式,为人民的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道路,赋予新的文化生命体生长的文明底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自觉与主动精神,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和战略目标,不断推动文化创新,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激活了新的文化生命体成长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