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经验发言: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体系建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勇探新路
2025-06-24 | 阅读:1604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经验发言: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体系建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勇探新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荣幸能在此次XX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分享我县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我县立足农业发展实际,以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难题为导向,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立体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行“363”服务模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加速转型。2024年,全县托管服务面积达11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关做法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有效路径。现将主要经验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方联动,筑牢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保障根基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保障是关键。我县坚持政策、主体、收益协同发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参与”的联动机制,有效破解“谁来种地”的现实困境,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激发服务活力。一是完善制度设计。我县制定出台《XX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管项目实施方案》,构建“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落实、主体服务”的工作机制。通过财政投入、服务组织投入等多元投入模式,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形成对农作物耕、种、防、收全环节的奖补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1200万元,大幅降低服务成本,充分调动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性。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动态监管体系,对服务组织资质、服务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全程跟踪。制定服务效果评估标准,将农户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确保政策落实精准有效。通过定期开展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政策红利切实惠及服务主体与农户。三是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倾斜。加强部门间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壮大服务主体,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对购置先进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服务的组织给予补贴,引导服务组织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政策激励,培育了一批服务能力强、信誉度高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强化培训指导。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人次,培育持证农机操作员120名,组建10支专业技术服务队。通过培训,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增强服务组织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服务网络。加强农机售后服务点和维修点建设,构建覆盖全县的农机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农机售后服务点5个,农机维修点24个,有效保障农机正常运行。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