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督导专报
2025-06-23 | 阅读:1604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督导专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市委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部署,督导组于XX月XX日至XX月XX日,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台账核查等方式,对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进、收益分配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导。从整体看,各地能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部分村实现造血式增收突破,但仍存在资产盘活不充分、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共性问题。现将督导发现问题情况专报如下,供决策参考。

一、队伍能力存在短板,发展共识与内生动力尚未凝聚。一是管理主体专业度不足。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运营高度依赖村两委班子(超八成项目由村委会成员兼任),且存在带兵的人不会打仗现象。调研显示,全市村四职干部中具有现代经营思维者不足20%,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X%,35岁以下年轻干部比例低至X%。部分负责人仍存在守摊子思维,将集体经济管理与日常村务割裂看待,超六成受访村干部坦言既缺专业能力又缺攻坚精力。二是人才储备结构性失衡。农村空心化趋势导致本土人才双流失明显:具备市场意识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率超75%,懂市场、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达XX%。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就业、务工,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极度缺乏劳动力和高层次管理经营人才,造成集体经济有能力的不愿干,没能力的干不好困境。Xx县近三年仅招录到2名涉农专业大学生,现存经营团队中具备初级会计资格人员不足10%,形成能人不返乡、在乡难作为的恶性循环。三是人才引育适配度偏低。尽管县乡层面已推行职业经理人聘用等创新举措,但实际落地面临双重矛盾:市场化薪酬标准(年均X万元)超出村级承受能力,而愿意下沉的专职人员中,超半数因缺乏农情认知导致水土不服。某试点村高薪引进的电商团队,因不熟悉本地种养规律,驻村人才与本土资源禀赋契合度不足40%。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