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2025-06-23 | 阅读:1604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科技金融是实现科技与金融双向促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联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路径的重要纽带,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更加动态平衡、结构合理地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优化。

深刻认识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

发展科技金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这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进程的内在统一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突破加速重构全球产业竞争版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亟须金融工具破解融资瓶颈,产业链补强培壮要求金融资源向大中小企业融通倾斜,科技创新对产业变革的全局驱动日益深化,科技金融贯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通过科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耐心资本培育机制,创新风险分担模式,优化要素配置方式,将资本要素精准配置到科技创新最前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也正是基于其对国家战略的全局性支撑作用,既通过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等工具加速成果转化,又以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创新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科技现代化与金融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发展科技金融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这为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前进方向,也标志着我国金融发展进入服务实体经济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新阶段。历史与实践表明,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的深度协同是金融强国的本质特征之一,既体现为金融资源对创新链的全周期覆盖,也表现为金融制度对国家战略的适应性重构。科技金融通过建立适配创新规律的资本供给机制,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在破解科技型企业“首贷难”“融资贵”困境的同时,引导金融资源从传统领域有序配置到关键发展领域。更为重要的是,科技金融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内在统一、高度契合,既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通过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等创新实践,践行“金融为民”的根本宗旨,实现金融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机统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