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制造业转型要“急”而有“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反复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首先,这是提升传统产业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国传统产业占整体工业比重超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必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根本出路在于通过高端化解决产品质量档次问题、智能化解决生产方式问题、绿色化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其次,这是壮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当前,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但必须清醒看到也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必须从源头上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谋划和建设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切忌低端产品、落后生产、产能过剩。再次,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的要义。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作为创新主战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的制造业,必须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紧扣先进性、世界级。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新的爬坡过坎期,面临许多新的成长烦恼,仍有不少“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需和“既要、不要”的两难,还有许多必须坚决破除的障碍和难点。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发展观、政绩观仍有偏差。有的易犯“政绩冲动症##paidbegin##”,片面追求任期内的经济总量增加;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对传统产业转型简单化、绕道走;有的缺乏战略前瞻、战略定力,对培育新兴产业缺耐心和恒心,对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缺管用办法。二是在创新引领上,“卡脖子”问题快速突破难。我国产业基础总体仍处于中低端,一些领域核心技术短板明显,一些关键装备、关键材料依赖国外,高端人才缺乏、创新平台能级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在结构布局上,传统产业快速转型难。我国传统产业占比高、“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趋紧。四是在智能升级上,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快速推广难。当前高性价比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比较缺乏,中小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还较普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