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以“三个着力”推动基本培训扩面提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为党校发展明确了新任务、新方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基本培训创造良好条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校抢抓机遇,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帮扶下,深入实施“创新提升三年行动”,构建基本培训机制,推动基本培训扩面提质,努力彰显“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
着力构建完整课程体系,强化基本培训教学供给
聚焦干部培训需求,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供给方式,通过招标竞课和委托备课等途径,组织教师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突出“首课”地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从不同学科角度开发34讲课程,构建了“总论+分论+专论”的课程体系,确保所有班次都能够安排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理论课程。突出党性教育,重点围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章党史、党风廉政教育等方面内容设计教学讲题,用好区内外的红色资源,构建起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相衔接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主线”意识,系统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单元,生动鲜活地宣传阐释“三个离不开”“五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理念和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突出专业训练,重点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开发相关专题课程,构建以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实践“内蒙古篇”为重点的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形成符合党校“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适应干部培训需求的课程库,从根本上保证基本培训有序有效开展。
强化工学衔接,推进按需施训。会同组织部制定基本培训方案,明确基本培训任务翻番的年度工作目标,推进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培训。优化班次体系,创新“小、短、灵”办班思路,科学安排各类班次的学制,积极探索组织部门统筹、党校主办、部门联动的合作办班机制,因班因人精准调训,使班次体系更加精细,培训主题更加突出,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开展分类施训。坚持为不同班次“量体裁衣”,提供定制化课程计划。中青班采取理论课合班讲授、专业课分班学习的教学方式,持续提升培训供给与岗位职责需求的匹配度。强化实战实训,围绕土地、金融、碳汇、新能源、防沙治沙等领域干部履职急需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补课,大幅增加专题研讨班数量。邀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现身说法,邀请行业资深专家辅导授课,不断在##paidbegin##“专”上做文章。
创新培训方式,增强教学效果。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持续在优化课程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完善教学环节,在主体班次相应增加小组讨论、学员论坛、双向交流、领导干部经验交流等教学环节,完善中青班行动学习法,加强学员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丰富课程形式,坚持把学员“三带来”转化为学员论坛、实践调研的课题,组织开发贯彻落实“五大任务”和“六个工程”案例库,在全区范围遴选命名67个干部教育培训现场基地(教学点),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推动互动式、研究式、体验式教学深入开展。拓展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将打造的“四个课程体系”录制成网络课,联合实践杂志社推出29讲系列视频微党课,为基层党校和干部群众学习培训提供教学资源。定期举办“形势与任务”报告,以“主课堂+分课堂”的形式,实现全区党校同上一堂课,有效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