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7篇2025年度全国两会心得
2025-05-13 | 阅读:1268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7篇)2025年度全国“两会”心得

【篇一】

春风浩荡,万象更新。2025年的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这场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期待的政治盛会,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为主题,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擘画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蓝图。通过全程关注两会进程,笔者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更坚定了对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信心。

一、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展现出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成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引擎。

在产业升级领域,代表委员热议"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广东代表团提交的《关于建设全球数字技术创新高地的议案》引发强烈共鸣。议案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7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0%。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突破芯片、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技术,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方面,财政部公布的预算草案显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将提高到3.2%。值得关注的是,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首次突破10%,标志着我国正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科技界委员王院士在"委员通道"上的发言令人振奋:"我们在超导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突破,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二、民生保障:共同富裕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今年两会最温暖的亮色,当属民生议题的全方位升级。政府工作报告用1/3篇幅部署民生工作,"共同富裕"从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政策体系。‌就业优先战略的强化实施‌,体现在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刚性约束,更体现在对2亿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立法。

教育医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长在记者会上宣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覆盖率将达到85%,"双减"政策升级版将重点治理教育焦虑根源。医保局提出的"智慧医疗"方案引人注目: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成后,群众跨省就医结算时间将缩短至3分钟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质的飞跃。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关键步伐,农民工、新业态从业者全部纳入保障范围。xx农民代表张大姐的发言道出民心:"现在种地有补贴,看病能报销,养老不用愁,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三、制度创新:法治中国筑牢国家治理根基

法治建设成为今年两会的突出亮点。代表委员审议的《数字经济促进法(草案)》,构建起适应数字时代的法律框架。最高法工作报告披露,全国法院2024年在线审理案件占比达78%,智慧司法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在两会期间得到充分展现。据统计,本次会议代表委员共提交议案提案1.2万余件,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基层代表占比提升至32%,农民工、快递小哥等群体的声音直接进入国家议事殿堂。xx傈僳族代表李书记的履职故事登上热搜:"我带着乡亲们绣的'民生诉求图'来北京,每一针一线都是百姓心声。"

政府自我革命的力度空前加大。中编办负责人透露,省级以下机构改革将精简15%的行政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覆盖度达到98%。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

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奏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强音。从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到田间地头的民生温度;从立法殿堂的民主协商,到街头巷尾的治理创新,这场春天的盛会生动诠释了"中国式民主"的制度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中国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现代化篇章。

【篇二】

春风浩荡,万象更新。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场承载着14亿人民期待的盛会,既是对过去一年改革发展的全面总结,更是擘画新时代奋进蓝图的重要坐标。通过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深切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势交织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与光明前景‌。

一、民生保障彰显发展温度

(一)‌政策体系织密幸福网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服务”“稳就业”“医保统筹”等高频词折射出深厚的民生关切。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在28个省份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860元,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这些政策延续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将制度温暖精准送达社会末梢。

(二)‌就业优先筑牢民生根基‌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带来的挑战,两会将“就业优先”上升为宏观政策核心维度。政府工作报告设定全年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并推出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措施‌。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的“就业服务季”专项行动,通过校企联动、岗位定制等方式,为青年群体铺就“从校门到职场”的成长通道,彰显了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关怀‌。

(三)‌乡村振兴衔接共同富裕‌

代表委员热议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修订草案)》,提出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向农村倾斜,并要求县域内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专项用于乡村产业‌。这一制度性安排既延续了脱贫攻坚精神,又通过激活土地要素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xx、四川等地代表的发言显示,农村电商、特色文旅等新业态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印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效‌。

二、创新驱动激发经济活力

(一)‌数字经济重塑产业格局‌

两会释放出强烈信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升至12%。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获专项基金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进入3.0阶段‌。值得关注的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案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数据正式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