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10篇)2025廉洁文化主题征文
【篇一】
一个微信头像引发的廉洁思考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喜欢用荷花作为微信头像。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父母的微信头像,还真是荷花的照片。其实,不仅越来越多的人爱用荷花做微信头像,时值盛夏,正值荷花绽放之时,朋友圈里也有不少长辈用相机记录下荷花的娉婷身姿,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长辈赋诗赞扬荷花“夏日寻韵荷塘边,风起莲香溢满池,叶上露珠晶莹透,出泥不染应如是。”我曾问父母,为什么要用荷花做头像,他们答道:“荷花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而这品格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不禁让我回忆起父母对我的廉洁家风教育。
我的父母学历不高,是千千万万个勤劳、朴实的中国人中的一份子,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过多地辞藻向我解释什么叫“廉洁”,但却一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并将其深深烙印进我的心里。自我记事以来,父母就以开店铺为生,店铺虽不大,也一直在诚信、用心经营,生意尚可。每天来往店铺的人多了,自然会有些粗心的客户丢钱包、电话等一些贵重物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顾客落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在店里,塑料袋里装着一个钱包,里面有1000多元的现金,还有一个当时非常流行的“大哥大”电话。在发现遗失物后,我的父母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拨打了“110”电话报警,好在没过多久,失主找上门来,东西物归原主。几天后,失主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诚信经营显品质拾金不昧暖人心”。现在,这枚锦旗依然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也陪伴着我从学生时代到如今走上工作岗位,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正直廉洁,要能经得起诱惑和考验,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关于廉洁家风,不论是历史上还是近现代也有许多范例。例如李大钊先生的孙子,曾任**省民政厅厅长的李宏塔,在**年被人举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纪检监察人员在调查后发现,李宏塔实际情况与举报内容大相径庭,实际上他作为李大钊先生后人,延续了先辈们光明磊落、清白做人的优秀品格,甚至坚持不用单位配车,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20年骑坏4辆自行车,家里房屋朴素简陋,连几个像点样的电器都没有。出生在红色家庭的李宏塔,始终艰苦朴素、清正廉洁,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
古人云“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引用龚自珍的诗句“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并强调,只要我们内心净化、志存高远便力量无穷。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做到廉洁自律,更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要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对于我们年轻党员干部来说,做到廉洁自律,就必须要具备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再三要求广大年轻干部,要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并强调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我想,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树立规矩意识就是要时刻记得“举头三尺有纲纪”,做到心有所思、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锤炼坚强党性,始终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公、一尘不染的人,唯有此,才能立得直、行得稳、走得远。
【篇二】
清风传家廉润初心
“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防线。青年干部应当自觉传承与弘扬廉洁家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庭环境。
廉洁家风之基:以德立身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青年干部何以修身?当加强党规党纪学习,知廉倡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通事理、晓利害、知荣誉、明得失。青年干部何以立身?当严于律己,践廉守廉,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自觉做到非分之礼不收、不义之财不取、分外之物不拿。
廉洁家风之翼:教育引导
《格言联璧》有云:“勤俭,治家之本”,曾国藩又云:“家俭则兴,人勤则健”,教育是传承与发展廉洁家风的关键。青年干部应当弘扬正气,促廉助廉,主动向家庭成员宣传党纪法规,宣传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先进典型,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积极参加家庭助廉活动,时刻提醒家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用实际行动把好廉政家门。
廉洁家风之韵: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传”,廉洁家风的传承,离不开长辈的率先垂范。家长及家族中的长辈,应当时刻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子女及后辈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廉洁的真谛。无论是工作上的廉洁奉公,还是生活中的勤俭节约,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蕴含着廉洁的力量。青年干部应当防微杜渐,思廉崇廉,时刻保持警惕警醒之心,经常吹廉风、念廉经、把廉脉、敲廉钟,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导妻子的家庭廉洁氛围;及时督促家庭成员思廉、明志、养德、敬业,当好“廉内助”,把好“后院门”。
廉洁家风之光:涵养清风正气
“立家规、树家风、传家训”,廉洁家风不仅关乎家庭内部的和谐与稳定,更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年干部要坚持以德立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传承廉洁家训,培养子女勤俭节约、戒奢守廉美德,争做清正廉洁模范。要勤于扬善,积极参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家庭成为倡导文明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本营;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摒弃愚昧、奢华、浪费的生活陋习,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国无廉不安,家无廉不宁”,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良好的家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让廉洁之光照亮每一个家庭,让廉洁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愿廉洁家风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篇三】
家风如春风润廉细无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则社风清,则天下安。说起家风,我深受姥爷的影响。退休前,姥爷是单位里的一把手,站的位置高,手中权利也大,面对的诱惑可不少。但是姥爷党性觉悟高,视清誉为性命,入党50年,从未接受过任何人、任何形式的贿赂和礼品。
秉处事之公心,严用权之言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企单位实行福利分房政策,姥爷负责单位分房具体事宜。在带队验收单位集资建房时,他发现楼房内部粉刷不符合要求,承建方老板找他通融,许诺了诸多好处,他严词拒绝,坚决让承建方重新粉刷,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分配住房时,有人为了谋求私利,给他送烟酒、食品等,他一律退回,并严格按政策规定和资历条件分配和调整职工住房,整个过程未出现任何纠纷和矛盾,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戴。
守忽微之小节,养浩然之正气。记得小时候,我在姥爷家附近的小卖部买东西,店主受过姥爷的帮助,便塞了很多零食给我,说“不值钱拿去吃”。不懂事的我抱着零食开心得跑回了家,回家后,姥爷知道了零食的来历十分严厉地批评了我,要求我立马把零食送还并向店主道歉。自此,年幼的我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清廉的种子。如今,我步入了工作岗位,姥爷也总是告诫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做个干净、清廉的人”。
明公私之事理,察当否之雅言。姥爷出身农村,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读书往往不被看重,姥爷却不一样,他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持刻苦学习。天道酬勤,姥爷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得十分出色。因为在农村长大,姥爷更能体会底层群众的不易,他十分体恤下属,又格外关心企业基层职工。有个老家亲戚是单位职工,因病去世,家里人托姥爷办理抚恤相关事情。姥爷了解情况后,当即安排工作人员按政策规定去办理,并亲自上门慰问。姥爷总是这样,周围人谁有困难他都及时去帮,日常工作和决策时也第一时间听取基层职工意见建议,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