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打造幸福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出台的落实“双减”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满足学生和家长不同需求,全面推进学校工作规范化,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我校教育已经迈上优质化发展新台阶,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我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我校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让“幸福教育”成为我校亮丽的名片。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全面建设“幸福教育”,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积极构建优良教育生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工作目标(一)找到学生学习幸福感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幸福感,构建起五育并举、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生态。作业量合理,校园生活丰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提升,学生普遍能学出自信、学出乐趣、学出本领、学出全面发展。
(二)打造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在执教中体验幸福感,把教师从无关事务中解放出来。专业成长有平台,干事创业有激励,潜心从教、因材施教,以上好每一节课为乐,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荣。(三)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群众在教育发展中获得幸福感。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校办学品质明显提高,课后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四、重点任务(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小学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坚持以学生自主完成为前提布置作业,推行“基础+弹性”的作业布置方式,不得布置机械性、无效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坚持教师全批全改作业,做到及时反馈,严禁让家长、学生代批。将作业设计作为学校校本教研重要内容纳入教研工作体系。小学基本实现不带书面作业回家,初中基本实现大部分书面作业在学校完成。小学上午上课时间8:20,中学8:00;保证小学生、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达到10小时、9小时。(二)增加课后服务供给。遵循愿留尽留原则,小学放学后
第一阶段开展普惠性课后服务,
第二阶段开展个性化教育,对有特殊需求的,可提供延时服务。初中16:30-18:30提供普惠性服务和个性化教育各一小时。普惠性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看护学生完成作业及答疑。个性化课后教育是在保障普惠性课后服务的前提下,有计划适当安排的课程辅导以及智慧+课程体系等。我校提供的课后服务以校内教师承担为主,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应做好相应保障工作。为保证学生安全和管理秩序,学生离校按批次有序放学。以教师自愿参加为前提,为了依法保障教师休息权利,学校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不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正常休息。普惠性课后服务,学校不收取家长和学生费用,按照并依据沈阳市和浑南区政府的补助金额和要求对教师进行补助。个性化课后教育,依据沈教发[2019]88号文件收费,每月每生收费200元。对于残疾儿童、特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免费提供个性化课后教育。课后服务经费专款专用。(三)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严格落实中小学校管理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坚持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以部分学生超前掌握的知识为教学起点。我校积极落实集体备课、校长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加强学情分析,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全体学生达到学业标准。我校严格遵守国家课程安排,保障各科课时。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小学
一、二年级不进行期末纸笔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严禁偏题、怪题、超标题。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围绕“减负提质”深化课程改革,继续推进课程改革达标校、先进校建设。(四)丰富校园生活。根据我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史”、国防、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等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厚植红色底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我校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进校园活动。开展普及性校园艺术活动,加强学校艺术团队建设,办好艺术展演。创建社会实践基地,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我校设立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劳动节等,表彰德智体美劳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我校积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诊断、作业布置、命题和授课等基本能力,举办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为教师搭建能力提升通道和成果展示平台。(六)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我校开设家庭教育大讲堂。办好家长学校,普及科学家教知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观,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发挥家委会重要作用,做好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经验。
五、推进策略(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二)以创建幸福校园为抓手。整合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最美校园等创建内容,围绕五育并举、家校协同、改革创新、办学规范、学生爱学、教师乐教、家长满意等方面开展创建工作。(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学校公众号等网络的宣传作用,做好政策宣传与解读,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要广泛宣传动员全校师生主动性、积极性,共同参与“幸福教育”建设。XX学校2021年8月31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