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五项管理倡议书
2021-09-23 | 阅读:1286

加强五项管理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等“五项管理”系列文件与专题会议精神,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倡导科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将我校落实“五项管理”倡议书分享给您。请仔细查阅,希望家校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倡议如下:

一、睡眠管理充足良好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校把科学睡眠教育与管理纳入学生主题教育、班主任培训内容和家校共育机制中。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家庭成员和孩子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督促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改善室内睡前环境,控制噪音,关闭卧室灯源,做好睡前准备,确保孩子身心放松。睡前不做剧烈的运动,不玩电子产品,安静就寝。住读学生宿舍,安排睡前睡中巡查,以确保学生睡眠环境。

3.不挤占孩子的睡眠时间。切实减轻孩子课外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不跟风报班,避免发生“校减家增”的现象,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兴趣爱好,不挤占孩子的睡眠时间。

4.不在睡前情绪波动过大。不要和孩子在睡前发生争吵等激烈行为。保证睡眠情绪,促进睡眠的质量提升。望家长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增强认识,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为带动和帮助孩子做好睡眠管理,促进身心健康。

二、作业管理我校精准把握作业功能,因材施教,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强化作业分层管理机制。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培养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2.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作业中家长可以进行有效陪伴,不打扰孩子、不急躁粗暴,学习上遇到问题或者困难,共同想办法应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3.学校作业可选择。学校因材施教,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会因学生实际情况做一些分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及时反馈,有效调整,便于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

4.个性作业要适度。学校主张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和教学要求等进行分层、适量布置个性作业,建议家长不要随意大量布置课外作业,或者大量报课外辅导班,避免加重孩子学习负担。

三、手机管理为了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我校依据《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落实手机等智能数码产品的管理。通过主题教育、班队活动,卫生健康教育、年级组学生会议、家长会等多种途径,提升认识,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数码产品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

1.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携带,进校后将智能数码产品交由班级统一管理,放学后归还。

2.在校期间,学生如有紧急情况需联系家长,可通过班级公用电话、卫生室公共电话或班主任、年级组老师手机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如有急事需要联系学生,可通过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等途径转告。

3.家长应以身作则,建议在家避免频繁刷手机,与孩子共同进行阅读、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活动。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读物管理为了提升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多读勤思的好习惯,学校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1.增强孩子阅读意识。校园图书馆定期添置新书,为学生做好”好书推荐”。建议家中多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年龄阶段和符合孩子兴趣的的书籍。增强孩子“读书好”的意识,培养“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建议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和交流,分享读书成果,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

3.鼓励参加读书活动。鼓励孩子多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类阅读活动,在读书中开阔视野,求取新知,不断激发阅读兴趣,在活动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五、体质管理学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要求,保证每天健康运动不少于1小时,开足开齐体育课程,科学有序开展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营造学校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1.加强体质锻炼。对于孩子的体质健康管理,请家长与学校保持一致。日常生活积极鼓励孩子多运动,常运动。结合居家环境和自身条件,让孩子选择适合的体育运动,坚持每日居家锻炼,享受运动的愉悦,让锻炼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2.关注身心健康。请家长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遇到情绪有失控的时候,请主动告知班主任,做好家校沟通。

3.坚持科学用眼。居家读书写字,请各位家长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保障作业环境中灯光亮度、桌椅高度等。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各位家长朋友,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宝贵的,学校坚决贯彻落实“五项管理”,也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让我们家校协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助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4395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