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麦积山石窟: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具体而微的代表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连续营建直至清代,是由崖面遗迹(包括洞窟及其造像、壁画、摩崖题刻等)、寺院、舍利塔等建筑及馆藏文物、古代文书等组成的综合体文化遗产,现存洞窟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壁画近千平方米,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蕴含着丰富且重要的历史、文化、民族、艺术、科学等价值,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拥有厚重历史和独有特征的麦积山石窟,是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具体而微的典型代表和生动展示。
千年营造、延续不断,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南宋地理类著作《方舆胜览》记载:“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像,转崖为阁,乃秦州胜景。”明崇祯十五年《麦积山开除常住地粮碑》记载:“(麦积山)其古迹系历代敕建者,有碑碣可考,自姚秦至今一千三百余年,香火不绝。”麦积山石窟东崖第3窟和第4窟之间崖面上原有南宋绍兴二年题记:“麦积山胜迹,始建于(姚)秦,成于元魏。”通过对麦积山早期的第74、78等窟最新的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这批洞窟的最初开凿年代在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其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1400多年连续不断的营建,成为中国石窟寺中开凿和营建历史最长的石窟,是中国石窟寺中开凿历史序列最为完整的石窟寺,在世界石窟营建史中也是独一无二。麦积山石窟漫长而又未曾中断的修建史,恰恰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有力印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彰显中华文明的创新性。麦积山石窟将来自域外的佛教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融合发展,造就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随着佛教的传入,开始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入中国,先后有了著名的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武威天梯山、永靖炳灵寺、麦积山石窟等早期重要石窟的开凿,形成了贯通东西的中国石窟走廊,之后才有了大量石窟在中国大地的遍地开花。与佛教在中土传播中国化相对应,石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是逐渐完成了石窟中国化,处于中国石窟分布区域十字路口的麦积山石窟,就是中国石窟发展和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paid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