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陕西省延安市南沟村脱贫致富三部曲
2025-04-27 | 阅读:126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陕西省延安市南沟村脱贫致富“三部曲”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称赞道。这充分肯定了南沟村脱贫致富的实践探索。南沟村与张思德牺牲地石峡峪地界相搭、互为邻里,土地面积为2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45户1009人,有党员35名,是一个典型的拐沟村。近年来,南沟村抢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机遇,主动求变解“三难”,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成功实现“三赢”,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南沟路径”,由一个省级贫困村嬗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建强支部解“三难”,从灾后重建到涅槃重生

十年前,南沟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面临“三难”——出行难、娶媳难、干事难。村里基础条件薄弱,只有两三米宽的一条土路,村民走起路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打电话需要爬到半山腰才有微弱信号,通信不便。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土地大多弃耕撂荒,村集体经济是“空壳子”。

2013年,延安遭遇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南沟村大部分窑洞严重受损,少数窑洞就地坍塌,灾后重建工作极度艰难,整个村子一度陷入困境,这对于原本就贫困的南沟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穷则变,变则通。面对困境,南沟村要变,怎么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群众对此深有感触。‘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2014年,南沟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与帮助下,进行换届选举,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雨灾后是南沟村最为困难的时候,村里专门请回共产党员、致富能人张润生。他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抛开外边的生意,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返乡不久,张润生被推选为南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被评为全区优秀党支部书记、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陕西省劳动模范等。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新的支部班子建起来了,摆在面前的第一件难事就是灾后重建。南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盖房子、修道路、建产业、办企业等,党员自发组建张思德便民服务队,大力发扬张思德精神,自愿为群众服务。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老百姓拿不出足够的钱盖房子。这时,国家灾后重建政策让村民看到希望,政府提供了相应配套资金。2014年底,全村39户村民的住房全部建成,解了燃眉之急。村民深刻感受到党支部的主心骨作用,切身体会到村集体的力量,党支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支部说话有人听了,村上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张润生欣慰地说。

在党支部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南沟村积极破解“三难”,在灾后重建中实现涅槃重生。但是,贫困的帽子依然没有摘。南沟村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区委深化“三有三创”(即“镇(街)有服务体系,创建服务型党委;支部有集体经济,创争发展型支部;党员有服务岗位,深化示范型党员)工作制度的部署要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南沟村是“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在创建“发展型支部”中注重村企联手,确立“支部+合作社+企业+群众”的联农带农发展新机制,深入推进“思路联商、阵地联建、活动联创、党员联帮、发展联动”的“五联共建”模式,通过整合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要素,探索出村企联建、飞地经济、光伏增收、果树认养发展模式,使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实质性转变。与此同时,实行活动联办,创树“示范型党员”。村党支部评选出5名“示范型党员”,张忠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昔日的贫困户,如今的村委会副主任。早年父亲因意外去世,之后妻子患慢性肾炎,张忠的家庭陷入贫困。他靠发展苹果产业率先脱贫,被评为“脱贫致富之星”。2018年,张忠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他表示:“不管有多难,我都会带领大家伙儿发家致富。”他积极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总之,南沟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paidbegin##

推进“三变”改革,激活发展动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