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石拐会议:八路军分兵挺进华北敌后的动员会议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晋”字头抗日根据地,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可以追溯到1937年11月在山西省和顺县石拐镇召开的两次会议,即11月11日八路军总部召开的领导干部会议和11月13日第129师召开的师部干部会议。这两次会议统称石拐会议。会议作出了及时实行战略转变、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在八路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之后迅速开赴山西抗日前线。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接着八路军3个师又配合友军进行忻口战役。第115师主力于晋东北袭击内外长城间的交通线,并派独立团和骑兵营向察南、冀西出击。第120师在雁门关以南伏击日军。第129师以1营兵力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毁伤敌机20余架,削弱了敌人的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友军在正面战场的作战。
10月下旬,朱德率八路军总部转战正太铁路沿线,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和第129师主力又相继在广阳、黄崖底和七亘村等地对日军作战,连连获胜。11月3日,朱德率八路军总部进抵和顺县马坊镇,与率总部一部南下的彭德怀会合。7日,八路军总部移驻和顺县石拐镇。石拐镇距离和顺县城约60公里,境内关山四锁、险隘环峙,北防正太铁路之敌,西拒同蒲铁路之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八路军总部颇为理想的落脚点。
11月8日,太原失守,标志着“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paidbegin##”。根据华北抗战局势出现的重大转折,毛泽东当天即给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和八路军各师主要负责人发电,强调:“这一阶段,游击战争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其他则附于八路军,这是华北总的形势。”9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朱德等人,八路军“应在统一战线基本原则下,放手发动人民,废除苛杂,减租减息,收编溃军,购买枪支,筹集军饷,实行自给,扩大部队,打击汉奸,谅纳左翼,进一步发挥独立自主精神,如此作去,期于一个月内收得显著成绩,以便准备充分力量对付敌向内地各县之进攻”。根据以上一系列指示,朱德等八路军高级将领决定在石拐镇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