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深化认识现代化与人的两个重要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非常丰富,诸如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等,一系列鲜明的观点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其中关于现代化与人的两个论断非常引人注目,即“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众所周知,“本质”“最终目标”都是理论论述中的“顶级”词语,通常使用得非常慎重,因而也很少见。而一旦郑重使用,则意义非同寻常。“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与“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两个论断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都关涉到“现代化”与“人”的关系。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指向?它们强调什么样的价值?它们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贯彻落实?这些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两个论断的基本指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强调的是“人”在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化意味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变迁,意味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一场整体性、系统性的变革。在这个转型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不是外在于人的纯粹客体运动过程,不是人的“空场”“离场”,而是人的“在场”“主场”,是基于人的能动创造的历史运动过程。历史表明,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的现代化作用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凸显。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双方奔赴的过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人不仅改造了世界,推动了社会现代化,而且改变了自身,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的是“人”在现代化目标中的终极状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不断解放的过程,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人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且是目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跃迁到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与人的不断解放,是同向同行,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不同维度。共产主义、高度现代化、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三者内在统一于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paidbegin##”。
两个重要论断各有特点,“本质”是很深的词,是事物的本原,相对而言,“特征”“特色”都不过是本质的外显;“最终目标”是很高的词,是终极的追求,与之相较,“阶段性目标”“领域性目标”都不过是最终目标的过程和方面。如果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论断是往“深”里说,那么“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论断是往“远”里说。“深”和“远”的矢量方向是不同的,但是在价值上是相通的,都是将大写的“人”摆到现代化中至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