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深化新时代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2025-04-27 | 阅读:126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深化新时代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中,明确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过去十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提高,产业升级的动力来源在转换,对外经济合作交流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新的困难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需要随着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才能确保经济增长动能充沛,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面向新时代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目标:一是提升经济增长动能;二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三是促进社会公正。这三方面目标分别对应着与之匹配的政策工具。提升经济增长动能,主要是通过营商环境政策、对内和对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工具提升科技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主要是通过货币和财政的逆周期政策工具,让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促进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实现合理的劳动收入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促进社会公正,主要是通过再分配政策、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等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福利和公平竞争机会。实践中,需要明确问题的类型,找到与之匹配的政策工具,各种政策目标和工具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衔接,不宜混为一谈。

顺应新时代变化,提升经济增长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通过大规模投资带动生产率进步和经济增长。在前一个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在工业和建筑业部门的大规模投资,带动了这些领域内的快速技术进步,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差距。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极大地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并使其积极参与到这个进程中,确保了这个过程的效率;政府长期以来对工业发展、对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环境则是这一过程的加速器。

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我国工业和建筑业部门达到了相对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形成了充裕的供给能力,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这些部门的增长潜力也随之显著下降。这是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发生的现象,欧洲、日本、韩国在相同发展阶段也遇到过类似现象。与工业和建筑业部门增长潜力下降的趋势相对应,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会逐步转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比如高端制造业、教育、科研、医疗健康、体育文娱、商业服务、金融、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一方面能够满足更高收入水平上的消费升级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更进一步的产业升级需要,具备更高的增长潜力。这些行业的共同属性是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投入,需要更多##paidbegin##人力资本。因此,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仍然是促进这些新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效率保障,但政府促进新行业发展的政策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优惠政策集中在工业部门和投资领域。

顺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政府提升经济增长动能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市场不会做、做不好、做不了的事,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升科研和技术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合理分工:中央政府要建立和维护好全国统一大市场,确保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进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完善全国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的经济工作重点是搞好地方的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一些有财力支撑、有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地方政府可以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积极作为。地方政府要注意不越界,不与市场争利,避免造成市场扭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