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如何正确看待海外国史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中国史研究受到海外的高度关注,吸引了多学科学者的参与,相关研究机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海外中国学研究中的显学。海外先后出版一批丰富多元的国史研究成果,涌现出费正清、史华慈、傅高义等知名研究学者。海外国史研究成果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需要辩证看待。
海外国史研究成果的领域颇为广泛,既有综合性研究,又有专题性研究,且作者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海外成果涉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人物、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些成果使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国史研究,普遍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方法,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在综合性的研究上,美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美国学者迈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等著:《现代中国历史(1949—1985):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等较有代表性,讲述了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当代中国历史,但在史实叙述上也存在一些错误。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研究上,美国学者汤森、沃马克著《中国政治》、美国学者库恩等著《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密码》、英国学者古德曼等编著《中国的挑战:调整与改革》等书,关注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治理等问题,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视角审视中国政治。